證監發信要求解釋 財爺訪美又疑施壓<br>標普企硬:不歡迎任何監管

證監發信要求解釋 財爺訪美又疑施壓
標普企硬:不歡迎任何監管

【本報訊】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在港股交易時段公布地產股評級報告事件,除了引起證監會關注外,港府高層也罕有地介入,有「施壓」之嫌。據本報了解,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訪美期間,分別會見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美國總公司高層,並提出公布評級報告的時間問題,了解是否有明確發布制度。

對於有市場人士質疑標普不應在交易時段發放評級報告,標普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陳令勤反駁:「股票交易全球化,在任何交易時區公布評級報告,都會對股票市場造成影響,若選擇在港股收市後公布,也可能會招致本港投資者投訴,為何偏幫倫敦的投資者?」他強調,評級機構決定公布評級報告時,首要考慮是盡快讓市場掌握有關資訊,避免令投資者(尤其是債券投資者)招致損失。

財爺登門造訪了解
標普上月21日上午公布本港地產公司信貸評級報告,調低8家公司的評級(見附表),消息觸發地產股沽盤,拖累當日恒指一度下跌近300點。事後有報道指證監會去信標普,要求解釋在港股交易時段公布報告的原因,該會認為在收市後公布較適當,可減少對市場衝擊。不過,證監會發言人拒絕證實有關消息,只表示會跟進國際證監會組織的研究,考慮是否需要監管信貸評級機構。
梁錦松本周一及二在紐約訪問期間,先後拜訪穆迪、惠譽及標普總公司,政府發放的新聞稿只表示,評級機構關注港府財政赤字問題,並無提到標普事件。不過,據本報獲悉,梁錦松當時確有向這些機構的代表,了解他們發放評級報告的慣常做法,似乎要為監管國際評級機構埋下伏線。
消息又指出,證監會已委派專人研究標普事件,認為應該對評級機構發放股價敏感資料,制訂明確指引。不過,該會了解外國對評級機構給予豁免,讓上市公司可以只選擇向他們披露資料,以方便他們進行評級。

評級不涉買賣建議
陳令勤昨日承認,標普上月發表調低地產股的評級報告後,證監曾去信標普,查詢有關報告的發放程序及報告內容。他形容證監的做法頗為罕見,但強調證監並無就今次事件表達不滿,只是了解其運作方法。
他又表示,標普今年1月及3月發表報告時,已事先向市場警告有可能調低地產商的信貸評級,標普的做法已非常具透明度,因此不應將當日股市下跌的責任推到標普身上,況且其報告並非建議投資者沽售某一家公司的股票,只是公布其信貸評級。
他又表明,標普並不歡迎任何形式的監管,因為所有先進國家均沒有對評級機構作出監管,這只會阻礙審核資料的時間,對他們造成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