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比67年暴動更差<br>酒樓業大亨開救亡會

生意比67年暴動更差
酒樓業大亨開救亡會

【本報訊】歷史悠久的敦煌酒樓集團全線結業,令不少資深的酒樓業翹楚大感意外。代表全港過千間酒樓的二十多名酒樓集團高層昨日召開「武林大會」,共商救亡方法。業界表示,連一度財雄勢大的敦煌集團也倒閉,等於敲響了業界存亡的警鐘,亦反映目前的營商環境,較金融風暴、甚至六七年暴動時更差,預計今年將再有約一千間酒樓食肆結業。 記者:譚暉、馮永堅、簡慧茵、黎國剛

業界提出三大要求:港府豁免業界供強積金、降低水費及排污費,以及業主減租,以利營商。正在美國進行官式訪問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回應敦煌酒樓集團結業時表示,港府會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僱主招聘員工。而港府現正推廣旅遊業和本土經濟,兩者都可為低學歷或低技術的工人,提供就業機會。財經事務局發言人回應指,強積金制度經社會長期討論,停供有違港府鼓勵僱員儲蓄退休原意。
來自新光、美心、聯邦、漢寶、稻香、好彩、君爵酒樓集團,及八個中式餐飲業協會的二十多名負責人,昨日雲集灣仔一酒樓內召開會議,商討飲食業界在惡劣的營商環境下的救亡措施,與會的飲食集團,在本港聘有員工約三萬人。與會代表說,業界並不將敦煌結業視為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反而認為事件敲響了酒樓業界存亡的警鐘。

今年千間食肆結業
會議召集人、香港飲食業聯合總會會長張宇人說,會議原意是討論新光集團以薪代假的敗訴案件對業界的影響。據他了解,敦煌酒樓集團也有約一百名前員工,向勞資審裁處追討假期補償。他說,以薪代假的訴訟,日後或會成為酒樓結業的原因之一。勞審處日前裁定,酒樓業界常見的「以薪代假」做法,違反勞工法例。
張宇人坦言,敦煌酒樓集團管理完善、有名氣、有熟客,高峯期擁有價值十億元的資產,但最後仍逃不過倒閉厄運,令他感到很意外;「𠵱家係我入行二十五年嚟最差嘅,以前六七暴動、九八金融風暴,(飲食業)都只係差十至十八個月,未試過好似𠵱家咁,一啲起息都冇!」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伍德良估計,今年將再有約一千間酒樓食肆結業。
新光集團常務董事總經理胡珠承認,「一啲中式酒樓面積大到好似航空母艦,轉向慢,唔似好似艇仔咁嘅小菜館適應力咁強。」以沙田新光為例,每月營運成本超過三百萬元,要賺錢每日營業額需有二十萬元。因此,中式酒樓要全面檢討經營策略,面對困境。
中文大學市場學系副教授冼日明指出,酒樓負責人應面對現實,「長痛不如短痛,將冇得做嘅分店結業,留番火力主攻重有得做嘅分店!」他說,酒樓消費的取代性很高,消費者可選擇其他飲食模式代替飲茶,加上本港市民近期喜北上消費及飲食,及市民擺生日酒及春茗日益減少,對酒樓生意造成很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