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六四維園的集會,感覺很好,很有意思。都十三年啦,一切激情都已淡然。重看六四的影帶,其實看過很多次,聽華叔的演講,更是耳熟能詳,幾位學生小朋友發表演說,慷慨激昂,居然甚多掌聲,大家的感情投射而已,心中明白,小朋友的感覺與我們不一樣;總之有心,肯堅持,已是足夠。
六四之日有球賽,足球話題難免政治化,看網上的言論更加熱鬧,中國足球輸波,與欠缺民主有沒有關係,足球員生長在一個欠缺自由氣氛的環境之下就會欠缺創造力,就會踢不出好的足球,這些論說其實似是而非,但反共的人就特別喜歡將兩者混為一談。
筆者早就被歸類入反共作家之列,自己亦欣慰這個定位,但不喜歡為反而反,穿鑿附會。足球是一種既要團隊合作,也要個人創造能力的運動,與自由民主固然一致,但事實是運動員個人的自由要求很少,極權國家亦不欠缺。從前的蘇聯與東歐國家一樣是足球強國,香港夠自由,足球水準六十年代起就一直下降到現在,兩者無必然的關係。
若說足球體育與政治沒有關係,亦不正確,其關係在於專制政權都善於利用體育活動煽動民粹情緒,達到團結國民的目的。今次中共不加利用,是早知輸的機會更大。可恥的,反而是那個交心不遺餘力的商營電視台的新聞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