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豬扒」的作品 - 石琪

關於「豬扒」的作品 - 石琪

把醜女稱為「豬扒」,把懵佬稱為「粉腸」或「蛋散」,不知從何時開始?誰是始創者?印象中,港片很早便大說「粉腸」,簡直開風氣之先。但到了「豬扒」已經濫用得過時,才有港片用作片名,那就落後於社會潮流了。
以前很多俗語,被港片發掘或自創,而流行起來,「省港旗兵」就是例子。近年港片低迷,使用俗語也從領先漸變跟尾。
就我所知,香港話劇用「豬扒」為名,便早過電影。《豬扒與蛋散》就是我看過去年香港舞台劇較佳作品之一,最特別是以建築地盤為題材,男工人都是「蛋散」,主角還是尼泊爾外勞。劇中「豬扒」是政府派來的女安全主任,循例按章地向工人講授地盤安全規例。
本港外勞不少,工傷亦多,地盤工人死亡率甚高,社會上卻不大關注,《豬扒與蛋散》就成為很罕見的創作劇。編劇者本身據說學工程,有地盤經驗,難得他關心工人疾苦。
數月前我亦看過一部香港獨立短片《豬扒》,導演似乎是洋人,描寫一個日本漂亮女子在香港做寫字樓職員,略懂粵語。她的秘密嗜好,是愛吃生豬肉,像吃日本魚生。
這怪雞短片是三十五厘米菲林「大製作」,故作偏奇,但有專業水準,拍出黑色幽默與異色性感,是今屆獨立短片比賽的妙趣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