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他們不要遺忘歷史

教他們不要遺忘歷史

前科大學生會會長 蕭裕均

今年六月四日的一大清早,筆者與另外五位大專院校的同學,去到一間中學,與一班中一至中三的學生一同上了一堂公民教育課,事緣學聯與該中學的中史科老師約定,希望在六月四日當天,透過我們這班大專同學,向他們的學生講解十三年前六四事件的經過,從而引發他們對六四的思考。
那一課在該中學的禮堂中進行,在老師介紹過我們後,我們便在一班中一至中三的學生面前演出了一幕有關六四的話劇。話劇完畢後,便向他們簡介了十三年前六四屠城前後的一些經過,接着便播出一盒長十分鐘的紀錄片,最後有短短五分鐘的發問環節。
在整個過程中,在座的學生最沉默的是播放紀錄片的一刻;最活躍的是發問的一刻。而在發問環節時,我看得出其中一名女學生很害羞,但仍然勇敢地問了一條很好的問題,她問:「既然當年政府殺了人,那麼他們需不需要負責?」我認為這條問題問得好的原因,在於能夠令在座的其他同學思索往後更重要的問題,那便是「為甚麼當年政府的屠城行為,至今仍未受到制裁?為甚麼死難者在十三年後的今日仍未得到平反呢?」

對中國法制認識淺薄
沒錯,在香港這一法制尚算健全的地方下成長的同學,問出這樣的問題,正好點出新一代的學生對中國大陸法制情況認識的淺薄,與對認識中共政權所作所為了解的缺乏;但另一方面亦表示新一代的學生幸好未被一些歪曲歷史事實的言論所荼毒,不會用「穩定壓倒一切」的論調來合理化屠城的行為,還懂得問「責任誰負」的問題。
這一群中一至中三的學生,十三年前他們大多都還是襁褓,有的更還未出生,對中共的行為沒有認識是可以諒解的。猶記得六四當年筆者只有九歲。幸然屠城當晚,被母親含着淚把我從睡夢中拍醒,叮囑我記着電視上一幕一幕屠城的片段,使我至今仍記得當晚的情景。有這樣的記憶,是筆者的幸運。
現在,八九年或以後出生的一代學生,沒有經歷過這樣歷歷在目的歷史場景,很多時會覺得與自己距離得太遠,或只是歷史課本中的一件平凡事件,流水帳的讀過便算。
怎樣才能令這一代的學生了解到六四不是很久遠的事?不是一些歷史教科書所說的一場「風波」呢?這些正是我們要做的事!我相信,透過不斷向學生提供歷史事實的真相、發問的空間、討論的環境、發表對六四事件的意見和感受的渠道,才是令八九年以後一代的學生不會遺忘歷史的真相的良方。
今年的六四前夕,我只到了一間中學向學生講解六四的史實和與學生討論。我希望明年的六四,我能到更多的中學去,而且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與更多的中學生討論六四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