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樓盤的銷售情況,經過連續多個月的暢旺之後,近期有放緩的趨勢。有人認為是反映過去一年累積的購買力已被消化,有人認為是擔心政府即將公布的房屋政策有可能涉及重新推售居屋所致。個別分析員因此而認為樓價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其實筆者覺得過去數星期新樓盤銷售放緩不足為怪,主要是置業者之心理因素影響,對長遠樓價表現並不構成重大威脅。
雖然政府昨日表示於停售期屆滿後12個月內重推居屋,今明兩年合計4900個單位,筆者相信對市場不會構成太大的衝擊。反而公布之後大家少了一重心理陰影,用家大可放心入市,估計短期內新盤之銷售數字會慢慢回升。
再者,居屋的吸引力始終不及私人樓宇,現時樓價有別於97年前樓市高峯期,當年一般普羅市民絕無能力負擔購買私人樓宇,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才去選購居屋。以居屋的質素及售價作比較,始終私人樓宇吸引力較大。同時,居屋在轉售方面有很大的限制,兼且缺乏二手市場,就算政府重售居屋其實也不用太過擔心。
近期銷售呆滯估計是心理因素多於實際因素,地產發展商在一輪清貨行動後,現時已不若數年前般要急於求售,大幅減價推售新盤的情況將不再重現。加上樓價已見底,現價亦處於多數用家負擔得起的水平,相信地產商會有秩序地因應市場情況去調節短期供應量。若非迫不得已,有誰願意割價求售呢?故此,筆者相信樓價已沒有大幅下調的空間。在買家的角度看,既然有不明朗因素存在,而現時仍是買家話事的「買家市場」(Buyer'sMarket),暫時採取觀望態度亦是正常。現在政府房屋政策已公布,新樓的銷情相信可以重新活躍起來。
昨日港股表現仍然淡靜,擺脫不了上落市之格局,但在反彈市中地產股表現矚目,新地(016)升3.2%,恒地(012)升4.2%,新世界(017)升3.12%,反彈力強勁。筆者自去年中已一直看好地產股,此觀點仍維持不變,估計下半年大市重展升浪之時仍將會由一眾地產股帶動。
大市雖然上升,但成交仍然薄弱,單計藍籌股成交更少於前日,只得28億。市場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估計難有好表現,在技術走勢方面未有突破性的啟示,讀者們暫時仍需採取保守策略。
美元走勢方面,兌日圓雖然在央行連番干預中略為回升,但始終難以上越125關口。兌歐元方面,歐元兌美元已直迫94美仙近期高位,顯示美元弱勢依然,暫時未有好轉之迹象。
沈振盈
電郵:
(小啟:譚紹興放大假,沈振盈暫代,6月25日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