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界盃賽事將港人賭波的熱潮推向高峯,雖然政府趕及在世界盃開賽日修訂《賭博條例》,禁止境外賭博活動,但多個行業的人士指出,行內賭波之風從未停息,並批評政府禁止賭波是「假道學」、「掩耳盜鈴」的做法。有學者則炮轟政府,一邊鼓勵市民賭馬、賭六合彩,一邊禁止賭波,令社會的矛盾及衝突更為彰顯。 記者:簡慧茵
本報訪問了來自多個行業的代表人物,無論是專業人士抑或草根階層,均異口同聲表示支持賭波合法化。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任會長黎鏡堯醫生認為,容許合法賭波可為庫房帶來額外稅收,或可改善本港的經濟。
大律師公會前任主席湯家驊指出,近日政府擴大六合彩的賭法,事實上已間接鼓勵賭風,因此以不欲鼓勵賭風為由禁止賭波,是不合理的做法,與其增加銷售稅或立法削減公務員薪金,不如將賭波合法化以增加稅收。
法律界人士謝連忠亦稱,賭波與殺人放火不同,不應將其列為刑事罪行,他贊成可由賽馬會負責賭波活動,或以發牌形式容許賭波公司在港經營。他指出,現時本港社會明顯對賭波有需求,而賭波屬私人行為,賭或不賭可自行決定。
中原地產董事施永青承認,行內賭風甚盛,據知部份人注碼以數萬元上落,他個人雖不贊成賭博活動,但認為政府的做法「假道學」,未有面對現實。
至於經常穿梭中港兩地的貨櫃車司機,基本上不受政府修例影響,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副主席謝浪稱,不少司機會到深圳賭波,上落數百至數千元不等,「博彩心態有就有,冇就冇,打麻雀都大有大打,細有細打,唔賭嘅人始終會唔賭!」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外務總幹事鄭乃恩表示,全港五十多萬從事批發及零售的員工,雖無法觀看電視直播世界盃賽事,但一定有「牙骱戰」,往往會發展至「賭餐茶」,甚至數千元上落也不足為奇。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伍德良認為,禁止賭波是政府「將錢掉落鹹水海」,用宗教或道德禁止賭波是不正確的觀念,政府應該面對現實。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蔡鎮華認同:「現實真係唔能夠咁清高!」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蔡子強批評,政府禁止賭波的做法虛偽,「香港市民嘅賭波行為咁普遍,係咪可以抑壓得住?」他認為,賭波合法化未必一定可為政府帶來很大的收益,但至少可減少賭博政策上的不協調。
香港足總會長霍震霆認為,港人賭波的瘋狂程度未及東南亞地區,但既然本港存有非法賭波的情況,港府不應漠視,應考慮市民的需要,盡快推行賭波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