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投資有成需耐性

英之見:投資有成需耐性

通常有重大消息之前,平倉盤會是主導,何況昨日的居屋政策記者招待會普遍認為是利好居多,地產股受壓多時下有反彈是正常,但成交實在太少,走勢不足為據,消息內容明朗化後強勢應無以為繼。
好消息下跌是傳統智慧,除了因早有憧憬股價早在高位容易招來獲利盤外,消息內容永遠難比憑空想像為佳,尤其是投資者情緒在不明朗因素下更易被股價牽動。當股價出現走勢之時,正常反應是懷疑敵暗我明,人家必是有所依據才敢出擊,實際上往往只是雪球效應,在消息證實後自然沒有進一步跟風的活動。
近期所收電郵十之八九都是發出求救訊號,幸好有批股份如勝獅(716)、保昌(562)甚至高力(1118)都算已喘定,起碼紓緩了一部份投資者不安的情緒,當然還有媒體世紀(8160)及媒體伯樂(8072)表現仍甚差,筆者相當不好意思,尤其是筆者哲學是以注碼及分散投資來控制風險,甚少建議止蝕位。

壓抑貪念量力而為
筆者不喜歡以止蝕位已過作為推搪責任的說話,止蝕從來是知易行難,相比之下,壓抑貪念小注怡情容易得多,是極不喜歡失敗,但實在希望大家一同吸取教訓量力而為。
其實以筆者選股的基礎,是應該要給時間去讓公司發展去證明看法。現時香港投資者太短視,一兩成波幅經常只是資金流向的結果,而非公司價值的改變,兗州煤業(1171)及第一太平(142)等均是頗佳的證明,根本大沽盤亦未必看對。
香港市場深度並不太好,尤其是二三線,所以一定要容忍會出現波幅,筆者本身對二三成跌幅也有心理準備,竅門一定是在注碼控制,當然另一重點是夠膽輸也要夠膽贏。近日二三線大勢轉弱是整體問題不用太驚。
另外,希望讀者明白,要投資有成,有時付上一兩年光景已經算是短,投資用閒錢雖是行貨說話,卻是金科玉律。
電郵:[email protected]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