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了月亮 - 鍾偉民

如果沒有了月亮 - 鍾偉民

報載,有幾個俄羅斯科學家,大概都有病,病得很嚴重,每逢月圓月缺,都要吃泥,泥吃多了,竟建議用核彈炸月球。
科技進步,要摧毀月球,不難,就算火箭炸不開,也可以仿效電影《絕世天劫》,找個像布斯.韋利士那樣的鑽地專家挖洞,再埋入幾枚核彈,轟轟轟!月球就完了。
然而,沒有月亮的世界,我們的世界,會變成怎樣?
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春花秋月,不是配料,就是主菜;沒有了月,「吟風」之後,可以「弄」甚麼?月上柳梢頭,是情人們出動的時候,月亮炸掉了,會喪失多少雅趣?
再過十數年,生活在「無月歲月」的新一代,怎能夠再欣賞以月亮為題材的作品?這都只是小事。「陰曆」照月的盈虧制作,農事都按本子進行,沒有了月亮,秋收春耕亂了套;初一十五,也沒有人拜月光。
沒有了月亮,就沒有潮汐,或者潮汐跟億萬年來的不同;不少動物,像海龜和鱟,會觀測月亮和潮汐變化,平日星散五湖四海,忽然有一天,不約而同,全爬到同一座沙灘上產卵;同時產卵,王八蛋多得大鳥吃不完,才有機會代代繁衍,變成庸吏和昏君。
生存在高潮線或者低潮線的動植物,因為「世界變」,難適應,會大量死亡。沒有了月亮,數不清的物種滅絕,食物鏈斷裂,比方說,沒有了龜蛋,鳥就餓死,餓死了鳥,我們要吃野味就不容易……不過,在連串小災難發生之前,月亮讓神經漢炸碎,碎片迸飛,只要有幾塊撞到地球上,大家就得忍着淚說再見。
月亮每夜在頭上,人人不覺得月亮好;但如果沒有了月亮,噢,如果沒有了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