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支決賽周隊伍先後登場,讓我們看看亞洲四支球隊的表現,首先是沙地慘敗令我們甚感失望和「羞家」;而日、韓則使我們驕傲和恢復信心,中國雖敗並不辱。
南韓歷史性獲處女勝利,荷蘭籍教練軒迪克居功至偉,看到他們在場上虎虎生威,體力充沛,技術與合作上表現均非常出色;除了幾位老將如洪明甫、柳相鐵和黃善洪之外,其餘都是年輕小伙子,以快打慢的打法全場奔跑緊迫對手。身材健碩的波蘭面對這樣的打法也束手無策,俯首稱臣,肯定在往後的比賽更具信心。
日本也不遑多讓,平均出場隊員的年齡僅二十四歲,氣力充沛,對着平均身材魁梧的歐洲球員,沒有半點退縮,打來有板有眼。特別是在歐洲效力的中場三劍俠,中田英壽、小野伸二和稻本潤一,是整隊攻守的核心,完全跟比利時拉成均勢,在落後情況下也能「翻身」,最後若不是「食詐胡」,理應全取三分的;這更證明年輕新一代才是我們的希望。
中國隊昨天已經作出交代。第一次出席決賽周也不可能對之要求太高,我預計下仗對巴西會有更好的表現。
沙地的表現就較預期為差,首次由本土教練執教,面對德國雖然實力是有距離,但竟然大敗,顯然是準備不足;沒有利用戰術來減低暴露自己的缺點以及如何發揮長處,這肯定是教練的責任;所以亞洲教練應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跟世界強國周旋和較量。
讀者阿Mike問中國隊有後防主力范志毅和孫繼海因傷無法鬥巴西,前景是否更不樂觀?
答 :球員受傷是無法避免的,幸好頂替者張恩華和徐雲龍也未算太差,中國隊未必如此悲觀;因為經過第一場落敗,球員拋開心理包袱,打得更放之下或者有超水準表現。
「郭家明信箱」電郵地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