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抹黑老師 - 王岸然

分化抹黑老師 - 王岸然

筆者不相信一個甚麼評核試就可以鑑定出誰人是一位好老師,就算這位老師是教英語的專業。老師的作用只在於解惑與啟發,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學甚麼東西其實都不應依賴老師,而是自我追求,老師只起輔助的作用。

筆者是評論政治的人,亦是有豐富教學經驗之人,有資格指出香港教育的失敗之處,就是考試太多,太依賴一個考試去作為品質保證。考試考到老師頭上來,是董老玩殘香港教育的「德政」之一。
要教師考英評試,是教統局長羅范椒芬上任之前定下的政策,這政策曾經受到教師的激烈反對,而不敢硬上馬,結果得出五年內完成過渡安排的結果,迫吓迫吓,就算早前反對的教師亦死死地氣靜靜地去考,所謂大勢所趨,但教統局面對七八成的不及格率,竟不知教師佔了多少,更不知響應教協呼籲,死硬不考的教師有多少。
作為不懂教育的政務官,羅太不是關心教育問題,而是擔心政治任務完成不了,有負老董所託,於是政務官為完成任務而不擇手段的惡習又出現,慣常的手法是抹黑與分化。
於是就出現羅范椒芬公開呼籲中小學在明年出版的學校概覽中,公布校內有多少教師已達語文基準。目的你以為是保障消費者(學生)的權益?目的只是要完成她迫教師考基準的政治任務!
筆者倒呼籲羅太與張文光一正一反者都去考考這試,有實質經驗才作議論,到時筆者也陪你們一考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