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br>吳逸敏--機場保安透視眼

人物素描:
吳逸敏--機場保安透視眼

如果不是她身上穿着整齊制服,你可能以為眼前的吳逸敏只是一個平凡的主婦,但其實她擔任機場保安工作近三十年,今年四月更在新加坡舉行的航空保安會議上,奪得傑出航空保安人員獎,為港爭光。
吳逸敏七四年加入航空保安業,在當時啟德機場擔任前線的X光機操作員,透過X光系統和金屬探測器,檢查每日經機場出境的大批旅客和行李,防止有人攜帶危險品和違禁品上機,確保航機安全,責任實在不小,稍有遺漏或錯失,可能危及上百條生命。

每日行李近九萬件
吳逸敏現時是機場保安公司總保安督察,主力培訓工作,至今經她一手訓練出來的X光檢查系統操作員超過一千六百人。她說,做這項工作要快而準,因為機場每日有約六萬名離港旅客,單是手提行李便近九萬件,X光機操作員要在幾秒中,從螢光幕上那些似是而非的行李掃描影像中,辨認出有否指甲銼或炸彈等違禁或危險品。

捱出病來惟有死撐
對於二十八年航空保安工作,吳逸敏最難忘由啟德機場過渡至新機場的日子。九八年,她獲委以重任,加入新成立的機場保安公司訓練部門做開荒牛,到仍未建成的新機場工地,學習各樣最先進的X光機使用方法,以趕及機場開幕前,將操作這些儀器的知識,傳授六百多名操作員。
於是,吳逸敏每天長途跋涉,到四周泥濘的新機場地盤,在又熱又焗的臨時工作室,接受外國專家訓練,學習甚麼是CTX5000X光切片機、爆炸微粒探測器、自動探測炸藥行李處理系統X光機等,學習單聽名字已夠厲害的儀器操作方法,甚至後來捱出病來,也惟有死撐。
不巧機場開幕,她和同事面對另一次重大考驗。新機場開幕時,電腦系統故障引起大混亂,其中用作自動檢查行李的系統也停頓,大量行李堆積等待檢查。吳逸敏惟有帶領同事,用手提儀器逐一檢查,在大家努力下,終化解一次危機。
吳逸敏說,現在家人去旅行,又會教他們如何執拾行李,例如不要將噴髮膠和太多打火機放在寄艙行李中。不知這算不算是「職業病」?
記者:陳沛敏
(周一至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