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無能 議會低能<br>麥嘉華筆記:投資香港須三思

政府無能 議會低能
麥嘉華筆記:投資香港須三思

《蘋果》讀者都知道,我對所有政府的評價都很低,但香港立法會議員的無能,確實鮮有人能及。最近,這班議員無事可做,竟要禁止離岸及網上賭博。這種做法,引起一連串有趣的問題。

首先,只有能夠執行並嚴格執行的法例,才是有用的法例,否則,根本沒有人會理會這條法例。更重要的是,當社會出現這類不可能有效執行的法例後,漸漸地,人們就會連其他的法例也懶得去理。

維護馬會 倒行逆施
我打算在倫敦透過互聯網或長途電話投注,賭今屆世界盃冠軍誰屬。試問香港特區政府打算如何監察我?至於說到賭波的害處,老實說,不懂足球的人去賭波,跟完全不知科技為何物的人狂炒Nasdaq的科網股,在本質上又有何分別呢?其實特區政府立法禁止離岸賭博,並非因為賭博不道德,也不是為了港人的財政健康着想,而是要為香港賽馬會掃除競爭者。香港賽馬會是世上最大而又最貴的賭場之一,可不是嗎?每場賽事政府和馬會都是先抽水逾15%,然後才派彩,馬迷長年光顧,埋單計數便難免輸的多,贏的少。
禁止離岸賭博的法例,根本不可能有效地執行,除非特區政府另行立法,阻止港人前往澳門或拉斯維加斯的賭場,這條新法例才能夠切實執行。說句實話,我對特區立法會的議員一向期望不高,但他們通過這條法例,實在蠢得難以形容,令我大感意外。
在董建華治下的香港,很多事都是應做不做,錯得離譜。這次亦不例外,香港早就應該做的,其實是將賭博合法化,興建一流大賭場,並准許離岸博彩公司在香港大展鴻圖,做全亞洲的生意,到時不只香港經濟有救,本地的股票經紀都可以轉行收波纜、當荷官(部份經紀對股票根本無知,若不轉行,只會繼續誤導股民,遺害社會)。

保護主義 削競爭力
可是,如今特區政府卻反其道而行,為了保護少數本地富商及公司,讓他們得免面對國際競爭,竟然採取一些保護主義措施。只可惜如此一來,香港剩餘的那一點競爭力,也快將蕩然無存。
我之所以議論此事,是因為摩根士丹利的碧斯(BartonBiggs)最近發表研究報告,建議投資亞洲(我們過去一年已經這樣做了),而他最看好的是香港股市。雖然碧斯大名鼎鼎,又是我的朋友,但坦白說,我會投資亞洲任何地方,只有香港除外。
一直以來,港股與美股的相關性都很強,可說亦步亦趨,如果你看好明日的世界,大可以買標普指數期貨,不必買港股。假如你跟我一樣,看淡美股和美元前景,那就更不應買港股。各位不要忘記,管理香港經濟的,是一個幾近無可救藥的政府。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