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客入歌店舖 面臨海關掃蕩<br>手機下載歌曲被投訴侵權

代客入歌店舖 面臨海關掃蕩
手機下載歌曲被投訴侵權

【本報訊】手提電話的鈴聲早已是流行歌曲走勢和個人音樂喜好的反映,不少手機用戶都為自己的手提電話輸入歌曲旋律作鈴聲,並不時更換,造就一個龐大的下載鈴聲市場,但部份商戶涉及侵權經營。海關證實最近收到歌曲版權持有人投訴,正展開調查。業界指出,繼打擊MP3盜版產品後,海關將掃蕩侵權下載鈴聲的活動。 記者:陳沛敏、翁煜雄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監督譚耀強接受查詢時承認,海關最近收到一宗由版權人作出的投訴,指市面有部份店舖未經歌曲版權持有人的同意,替顧客的手提電話輸入歌曲的旋律作為鈴聲,賺取利潤;投訴人並已提供有關店舖的資料,供海關跟進。
譚耀強稱,有關行為可能涉及侵犯版權,海關正調查案件。至於海關會否到市面採取掃蕩行動,他則不予置評。

預繳已獲版權許可
最近有公司在市面上推出下載鈴聲服務預繳卡,用戶以每張三十元的價格,在便利店或報攤購買一張預繳卡,即可利用卡上的編號,致電指定的號碼,選定歌曲,經由短訊方式下載鈴聲,每首歌曲鈴聲收費為七元九角九仙。
該預繳卡的發行商發言人周德迦強調,生產商早已向作曲及作詞家協會等機構,取得版權持有人的同意,以提供歌曲鈴聲服務。
他並指出,根據業界的資料,本港每月經由短訊方式下載鈴聲的市場生意額超過四百萬元,加上用家習慣不時更換手電鈴聲,市場有不俗的發展潛力。他解釋,現時市面提供鈴聲下載服務的公司,主要以信用卡或國際長途直撥(IDD)的方式收費,對十多歲的年輕人很不方便,他們推出預繳卡,就是希望可爭奪這個市場。

商戶生意下跌九成
現時在歐美國家,歌曲鈴聲下載不但有龐大的年輕人市場作為後盾,更成為樂壇測試新歌受歡迎程度的新宣傳手法。周德迦形容,早前本港市面的「入歌天書」愈出愈多,經營鈴聲下載的公司廣告也愈賣愈大,可見這個市場有利可圖。
旺角先達商場有多間兼營「入歌」生意的店舖,不少都向記者承認,沒有取得版權許可。其中一間店舖的職員Tony指出,他們每次「入歌」收費十元。該職員說,由於現在用戶可自行上網下載鈴聲,他們的生意與全盛期相比,已下跌八至九成。他又承認,若海關嚴厲執法,他們只好停止這項業務。

自行輸入亦屬侵權
對於市民在手提電話上自行按掣輸入歌曲鈴聲的法律責任,海關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解釋,若未得版權持有人同意,自行輸入鈴聲自用或作個人用途,有可能被民事追討。
發言人稱,若侵權行為涉及商業用途,則屬觸犯版權法例,可被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