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段文章可能會引致「不安」。「受害人」可能是一班亞洲足協的話事人、或者是亞洲球隊、或者是亞洲球員,甚至是一大群數以億計的亞洲人。但不妨花數分鐘去看一看,這畢竟是事實。
我都不知聽過多少遍,亞洲足協一直以來鍥而不捨的叫嚷着,要為亞洲球隊爭取更多世界盃決賽周的席位。以今年為例,世盃決賽周有四隊亞洲隊伍:中國、沙地阿拉伯及兩個主辦國日本及南韓。原本在亞洲區預賽得第三的伊朗有機會入圍,可惜在附加賽的兩個回合比賽輸給愛爾蘭。
亞洲足協秘書長韋立本在今屆好夢落空後,又繼續叫,話盼望在二○○六年世界盃決賽周裏有五支亞洲球隊參賽。增加席位沒有甚麼大不了,只是亞洲球隊真的值得韋立本為他們如此費神嗎?
翻開以往亞洲隊伍在世界盃的慘敗紀錄(真是令人看後有點慘不忍睹),答案是:「不值得」。
總共有九支亞洲球隊曾經打入過世界盃決賽周,他們合共打了四十四場比賽,只有四場勝仗的紀錄;此外就是八場和局、三十二場敗仗,曾射入三十三個入球,但失掉共一百零八球。很丟臉吧!
有沒有誰可以立刻想起上述的四場勝仗呢?
第一場是一九六六年,北韓爆出世盃史上一個難忘的大冷門,當時他們以一比零擊敗意大利隊。
此一勝仗並沒有喚起亞洲球隊奮發向上的鬥心;一直到了一九九四年才出現第二次勝仗,而且還是「一箭雙鵰」,沙地阿拉伯分別以二比一先挫摩洛哥,再以一比零勝比利時而晉身次圈。
第四次勝仗出現在上一屆世界盃,伊朗以二比一擊敗美國。就此而已。
亞洲足協時常說亞洲人口眾多,要求多一點世盃決賽周席位也不為過;但「講多無謂」,最實際是亞洲球隊要在今屆做出好成績。亞洲足協表示有信心會有其中兩支亞洲球區在今屆晉身次圈,大家等着瞧吧!
真名:JeremyWalker
國籍:英國 年齡:42歲
曾任職亞洲傳媒:南華早報(89-95年)、亞洲足球雜誌(95-97年)、日本一報社(97年-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