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還六四公道也不敢嗎?

爭取還六四公道也不敢嗎?

又「六四」了。六四本來是一件很清楚明白的事情:一群學生懷着對當時社會發生不正之風的憂慮,上街示威,要求政府嚴肅處理,結果被中國當權者說成是「動亂」;學生和人民群眾不能理解為甚麼為了關注國家前途而行使憲法賦予的和平示威權利竟然是「動亂」,於是繼續和平示威;當權者認為情況已經失控,於是開動國家的鎮壓機器,打死、打傷和逮捕了很多學生和群眾。
時事評論員 陶飛

直到現在,中國當權者仍然沒有改變六四「動亂」的定性,對被無辜打死、打傷和逮捕了的學生和群眾沒有道歉、賠償,對當時作鎮壓決定的當權者沒有追究其責任(即「問責」)。身處還算自由的香港的我們,如果連譴責當權者這樣重大而清楚明白的錯誤、以行動或起碼在心中默默支持六四死難者和爭取還六四一個公道的人也不敢,我們還算一個人嗎?

改變不了基本事實
任何事情其實都很複雜,牽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學生和群眾的運動更是如此。於是有人說當年新聞誇大了死傷者人數、學生當了趙紫陽的政治籌碼、支聯會藉紀念六四撈政治本錢、支聯會領導人逢中必反、海外民運不成氣候、當年學生領袖除王丹外全都墮落,如此等等。但是,這些「質疑」(且不說是謊言)改變得了六四不是「動亂」、當權者打死、打傷和逮捕學生和群眾、作鎮壓決定的當權者沒有被追究責任的基本事實嗎?
偉大的五四運動,毛澤東定了調,連董建華也說要紀念。歷史上的五四運動,學生喊着「內除國賊,外抗強權」上街示威,還實實在在的發生了群眾暴力事件:毆打政府官員,「火燒趙家樓」,結果是北洋政府逮捕了一些學生。北大校長蔡元培支持學生,要政府釋放學生。全國爆發更大規模的示威、罷工、罷市,最後北洋政府還得就範。但是我們還是紀念五四,歌頌學生的愛國。我們不會說北洋政府為了社會秩序鎮壓學生是對的,更不會說蔡元培沽名釣譽,「撈政治本錢」!
質疑者指出中國六四之後經濟發展迅速的事實。如果六四時學生的要求得逞,共產黨垮了,中國便要走前蘇聯的苦路,國家四分五裂,經濟停滯,社會不安。原來政府承諾反貪污共產黨便會垮台,開放一點與民間對話空間國家便會分裂,經濟改革便會搞不下去,這真是對中國政府、共產黨的污衊,也是最大的諷刺。六四之後中國不也是努力地(卻是蹣跚地)順應學生的要求進發嗎?
六四事件最基本的就是當權者鎮壓和平示威的學生和群眾。這並不牽涉當時示威者是否要求結束共產黨一黨專政(答案:不是)、示威者是否愛國(答案:是)、示威者是否要求民主(答案:又是又不是)。因此,紀念六四,從最狹義地講,就是支持和平示威的權利,譴責當權者無理奪去人民和平示威的權利,以及以殺害、毆打和逮捕等鎮壓手段對付示威者。

廣義地說要求民主
但是,當權者之所以在六四事件十三年後,仍然可以拒不認錯,當然是因為中國大體上政治仍然缺乏民主,仍然是共產黨一黨專政。專制的政權不用對人民「問責」,當權者可以讓錯誤的決策繼續錯誤下去。不過,完全可以想像,在現有體制下,當新的領導人上台,出於保護自己、打擊前任、取悅人民等個人權力考慮,他們可能會「平反六四」。這樣,一九八九年的六四雖然會得到平反,但是,由於產生六四的機制(一黨專政)沒有改變,新的六四便可能發生。因此,紀念六四,從廣義地講,也是要求民主,要求結束共產黨一黨專政。
這些其實大家都清楚,連不紀念六四的人大概也很清楚,因為事情畢竟是很清楚明白的,只是因為當權者還未平反六四,有些人才不紀念六四。只希望這些人不要把謊言說盡,或指摘現在已經(仍然)紀念六四的人,好讓自己將來不會下不了台,除非他們願意說「當權者未平反六四時便不應紀念六四,平反了便應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