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有六十名漁民在南海休漁期間,到內地青島學習遠洋捕捉金槍魚的技術。漁民團體聯席會議主席黃容根表示,近年南中國海魚穫下跌五成,業內要求發展遠洋捕魚業,但漁農自然護理署援助不足,要求漁護署以低息貸款協助漁民改裝漁船及設施,發展遠洋捕漁。
金槍魚又稱鮪魚,最矜貴的部份是魚腩,本港多家日本料理負責人均稱,金槍魚甚受食客歡迎;其中水車屋的楊先生表示,金槍魚以魚腩部份最美味,肉質鬆軟肥美,入口甘香,價錢也最貴,每六片刺身約售四百至五百多元。
黃容根表示,現時有七萬多艘內地及澳門的漁船在南中國海捕魚,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令南中國海魚穫急劇下降,漁民每月只可捕捉到四十萬元的魚穫,但金槍魚深受日本及歐美食客歡迎,如到遠洋捕捉金槍魚,估計每月魚穫可達六十萬元。
但捕捉金槍魚需到遠至南太平洋、印度洋等地,本港漁民必須把木船改裝為鐵船,並要改善冷凍及魚網系統,改裝費每艘約一至二百萬元,故要求政府可以二至三厘低息貸款,協助漁民發展遠洋漁業。
正學習捕捉金槍魚技術的漁民林黨說,數年前已向政府貸款六百多萬元,現時每月還款四萬元,加上要供兒子念大學,盼望政府能低息貸款,讓他改裝漁船發展遠洋作業,否則難以繼續維生。
但香港漁業聯盟主席姜彥文強調,漁民在投資前要詳細考慮,而且近年各地濫捕金槍魚情況嚴重,導致魚穫下降。
地球仁協會行政總監吳慧儀表示,全球濫捕金槍魚情況相當嚴重,二、三十年前,漁民捕獲每條金槍魚的重量達二百磅,但近年平均捕獲的金槍魚只餘九十磅,其中最矜貴的品種藍鰭,估計數量於過去二、三十年間已減少八至九成,而英美等地環保組織正積極推動保護金槍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