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華航空難事件,民航處前處長樂鞏南又成為傳媒爭相採訪的對象,他強調:「不想自己揚名是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但遇到任何有關飛機問題,他就成為航空專家。眼見不少次空難發生,樂鞏南仍對坐飛機充滿信心,認為是最安全舒適,又合乎經濟效益的交通工具,較坐火車及汽車還要安全,而他本身亦是一名「飛機癡」,自小與飛機結下不解緣。
記者:馮淑玲 攝影:周旭文
姓名: 樂鞏南 年齡: 66 家庭狀況: 已婚,一女 出生地: 澳門 原籍: 江西 1989年任署理民航處處長 1990年升任民航處處長 1996年從公務員行列退休 1997年任商用航空中心總裁 2000年至今任三間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上周一已開始約訪樂鞏南,但他稱近一、兩天忙得不可開交,有點疲累,故周五才可做訪問,原來華航空難事件後,他經常要應付傳媒,分析飛機失事的原因。此次空難發生,他當初亦感到十分震驚。「記得當日空難發生是三點半左右,我五點看電視新聞得知此事,當時好震驚,但聽到此消息後,已估計到結果,為甚麼會發生此事?」
樂鞏南相信這次空難事件應與油缸出問題有關。「真正的解體原因仍有待分析,但估計最大可能性,應是油缸遇到電線短路,引起爆炸,港大的機械工程副教授亦如此估計。因為當空氣混在油缸的油氣(Fuelvapor)中時,便提供可燃燒的氧氣,一遇到電線短路,有火花點着時,就會『嘭』一聲,導致爆炸解體,但不會出現燃燒,就好像家居的媒氣爆炸一樣,爆炸但不燃燒,只是將窗戶谷爆,飛脫出去。」
以往在民航處工作時,樂鞏南面對不少空難場面,其中亦不乏與華航有關的事件,他最難忘一次是93年,華航一架波音747客機在啟德機場降落後,滑出跑道,跌入海中,當時機上有296名乘客,23人受傷。
「消防員將乘客救上岸後,突然有位女乘客大叫,話不見了自己手抱的BB。當時消防員和救護人員都好緊張,明明救了290幾人,點可以救不到一個BB,於是消防員又再走入機艙內,到處尋找,找了20分鐘,都沒結果,幸好醫院打電話過來,說BB一早被送到醫院。原來那位媽媽從救生艇爬上岸時,將BB交給救護人員,但當時太緊張,忘記了。事後我們舒了一生人最大的一口氣。」
雖然曾面對不少空難,亦看過不少悲劇發生,但樂鞏南仍對飛機充滿信心。「無錯,飛機壞了,會跌下來,但相對於坐火車和汽車,飛機仍是最可靠、舒適和安全的交通工具。引用美國來說,航空運輸較陸路運輸安全成千倍,一年坐車死的人幾萬,就算兩架車的時速只有50公哩,但迎頭相撞,就實死了,戴了安全帶亦沒用。而火車有沙石跌了在路軌上,好容易出軌。
「相反,飛機海闊天空,撞到東西的機會好少,互撞的機會亦好細,因為有嚴格規定兩架機的距離。而且,經濟效益亦大,好像由香港到歐洲,若果坐汽車或火車,去到目的地,屁股都坐到瘀晒了。」
月初有幾天下大雨,雷電交加,香港還出現龍捲風和風切變,但他仍選擇坐飛機到廣州。「當時深圳水浸,若然我坐火車,第二天早上根本開不了會,所以話飛機是最可靠的,就算到廣州這樣近的地方,我亦會坐飛機。」
樂鞏南視飛機為最可靠的朋友,應從他5歲開始說起。「那時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家人為逃避日軍,舉家移往西安,當時美軍在那裏建立了一個好大的空軍基地,每天運輸機、戰鬥機和轟炸機飛來飛去,我就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驚訝飛機為何在天上,不會跌下來。」
日對夜對,他開始對飛機產生興趣,經常跑去看飛機,還跟兩位叔叔學做飛機模型。「我一個叔叔畫圖好叻,另一個做手工藝好好,所以他們會畫好準確的飛機圖樣,再做成飛機模型給我玩。」
自小玩飛機,樂鞏南對空氣有一種Feel。「我覺得空氣是有重量的,明白一架飛機如何靠空氣飛行,對飛機更是迷戀,有種非君不嫁的感覺。」
戰爭結束後,樂鞏南與家人來港定居,家住佐敦(即現時九龍木球會附近),每天放學後,便跑到啟德機場,站在鐵線網外看飛機。「回港後不久,大陸解放,很多資產階級坐飛機撤退來港,機場高峯期,一天有百多架次飛機,我就站着看。」
他是飛機癡,以前一邊念書一邊做補習,平時省吃省用,將零用錢全用來買過期英文航空雜誌看。「幾毫子一本,一大堆,我想若然老闆知道我是飛機迷,一定會抬高價錢賣給我。」他笑說。
後來因家境貧困,要出來工作,樂鞏南亦揀了進入較辛苦的民航處工作。「我同時考到三份政府工,分別是房屋署、師範學院和民航處,民航處是當見習生,人工較少,只得其他兩份工的三分之二,亦是細部門,還要捱更抵夜,但因為我喜歡飛機,所以我選擇入去工作。」
他在民航處工作,一做便做了四十年,就算96年退休後,擔任上市公司非執行董事,仍是從事與航空有關的工作,還經常到國內的航空公司,擔當顧問,給予專業意見。「我為飛機打工,甚至興趣亦離不開飛機,以前住政府宿舍,喜歡收集模型飛機,退休後搬到較細的單位,就改收藏相片,偶然拿出來看。還會經常看有關航空的雜誌和書,因為要給予國內航空公司意見,需Update(更新)資料,有時一個月飛返大陸幾次。我太太常埋怨,她是『航空寡婦(AviationWidow)』,但無辦法,這是我的娛樂,我寓工作於娛樂,寓娛樂於工作。」
樂鞏南說:「航空安全度很高,但安全無絕對,故乘客要做到最高要求,才會達致最高安全水平,出事機會變微,好像上機後要注意機艙服務員廣播,遵守指示,不用手機、不用電子遊戲機、不吸煙、佩戴安全帶,以免影響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