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減三成規模 否則難虧轉盈<br>全球航空業面對困境

須減三成規模 否則難虧轉盈
全球航空業面對困境

【上海彭博資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AirTransportAssociation)昨天在上海舉行年會,各國大型航空公司行政總裁自「911」以來首次聚在一起,商討航空業在恐怖襲擊事件後如何因應新環境。分析員說,全球航空業去年虧損達170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除非該行業大幅收縮至少三成規模,否則難免進一步出現虧損。

IATA今次在上海召開的年會為期3日,即將接任IATA總幹事的意大利航空(Alitalia)前行政總裁比思格蘭尼(GiovanniBisignani)與美國航空母公司AMRCorp.行政總裁卡蒂(DonaldCarty)將於大會上發言,預期他們會就航空業當前的嚴峻形勢提出忠告。

減價無助增加生意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的航空業分析員塔利表示,儘管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和美國航空(AmericanAirlines)等公司已設法降低票價以吸引更多搭客,但此舉將無助於這些公司轉虧為盈和擴大市場佔有率。
塔利指出,航空業目前面對的純粹是供求問題,這是過去50年以來航空業窮於應付的問題之一。他說,生產力與成本不合理,使航空業受到沉重打擊,該行業估計至少要削減三成座位量(Seatingcapacity)才能恢復持續的盈利能力。
從1947到2000年,即使沒有發生「911」事件,全球航空業期間的平均毛利僅有3%。「911」令該行業雪上加霜,航班數量急降1/3,業內由事件引致的虧損更多於各大航空公司歷年所賺的利潤總和。

今年料蝕百億美元
塔利認為,目前橫跨大西洋的航機票價已跌至相當於10年前歐洲內陸飛行1000哩的航機票價;但就算航空公司在適當時間減價搶客,也不保證這種做法可以賺錢。他預測航空業今年的虧損合計最少達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
希臘奧林匹克航空公司(OlympicAirways)前任行政總裁、現為航空業顧問的杜根尼斯(RigasDoganis)說,全球航空業自「911」迄今已裁員超過一成;但除了積極削減成本外,業內經營模式有需要改變。他主張大型航空公司減少短程航線,小型航空公司削減長程航線,以免虛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