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安醫生施妙手 小生命重拾健康<br>先天心漏女嬰成功補心孔

港安醫生施妙手 小生命重拾健康
先天心漏女嬰成功補心孔

【本報訊】一歲半的蔡惠賢活潑可愛,她卻是本港每年三百多名不幸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之一,小小的心臟有個闊達一厘米的小孔(俗稱心漏症),位置接近主動脈心瓣。這個病可能威脅她的生命安全,港安醫院兒童心臟基金撥款為她進行手術,成功令這個小生命重拾健康。 記者:梁洵瑜

惠賢於上月中進行手術後已漸漸康復,笑咪咪地露出可愛的小牙齒,一邊大口大口地吃着媽媽餵的稀飯,一邊又忙着塗鴉,一點兒也看不出她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

開始影響心瓣
惠賢出生後的第五天,體重有九磅,是個胖嘟嘟的女嬰,但醫生驗出她心室間膈缺損;簡單來說,即心臟內有一個小孔。「嗰日知道個女有心臟病,簡直心都實晒,跟住就四圍問人點醫呢個病」,其後的一年半,蔡太定期帶女兒到公立醫院覆診,以及向私家醫生求診。
「佢平日同其他小朋友無乜分別,玩起嚟都好癲,又跑又打觔斗」,但心臟上那個小孔會令她容易感染肺炎及氣喘,故每當玩得忘形時,蔡太即會加以制止。
不過,去年底醫生發現惠賢的心漏問題已開始影響至心瓣,愈早進行修補手術愈好,故為她向港安醫院兒童心臟基金申請撥款;並於上月中完成近四小時的手術。出院當日,蔡太笑言「總算放下心頭大石」,希望她可以與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年有三百新症
主診醫生梁平解釋,惠賢患的是先天性心室間膈缺損,小孔闊達一厘米,位置接近主動脈心瓣,容易令肺充血,出現氣喘、肺炎,甚至有機會令血液倒流入心室,嚴重情況屬於中度,愈早修補缺損則可減少風險。
他並指出,先天性心臟病原因不明,每一千名出生嬰兒約有六人患上心臟病,以本港每年約五萬名嬰兒出生計算,每年約有三百宗新症,除了如惠賢患有的心室間膈缺損外,有些會因為心臟問題導致血液含氧量不足,病人身體膚色變藍,嚴重者更有生命危險。
港安醫院兒童心臟基金協助無法支付醫療費用的心臟病病童,每年約撥款給二十五至三十名兒童接受手術,每項手術需費約十多萬元。惠賢是今年第六名接受心臟手術的小病人,該基金今年仍可為二十多名有需要的小童支付手術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