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專題:<br>世界盃熾熱 概念股受惠

周日專題:
世界盃熾熱 概念股受惠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已拉開戰幔,對球迷來說,未來一個月當然事關重大,但股民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世界盃對經濟影響重大,更會左右相關的概念股股價。 記者:羅綺萍、陳健文、黃偉強

摩根士丹利亞洲經濟分析師謝國忠對本報說,世界盃在日本及南韓舉行,將會刺激兩地經濟,該行早建議投資者留意亞洲市場,由世界盃所帶動的作用。

生產總值料減4.8%
他說:「『睇波熱潮』會影響經濟增長,64場波平均每場要睇兩小時,加起來是128小時,每日8小時計,相等於16個工作天,扣除假期也有12天,每年的工作日只有250天,少了12天,生產總值便不見了4.8%。」
不過他表示,只有少數人會請假看世界盃,大部份人仍在工作崗位,中國人以勤奮見稱,即使「開小差」看了一、兩小時球賽,也會自動加班或者加快處理手頭工作,所以實質的GDP損失不會太大。
另一家美資大行高盛則發表詳細報告,探討世界盃對經濟的影響。報告指出,是次決賽周的32個國家的GDP總值,約佔全球總值的84%;高盛並引述一份報道稱,自從1966年以後,已發展國家贏得世界盃後,該國股市指數會跑贏環球股市指數9%;一份日本獨立研究報告則預計,如果日本今屆奪盃,可為該國帶來1.604萬億日圓的經濟增長。
這些數字比較遙遠,世界盃對香港經濟的最直接影響,是令外滙及證券的成交減少。

亞洲市場交易量降
澳洲聯邦銀行亞太區資本市場主管馮孝忠預期,亞洲的滙市主要受東京影響,東京很多球迷放假觀戰,對亞洲的交易量肯定有影響。他說:「自己的一組人也有兩、三人請假睇波,其他人唔多唔少會分心睇電視,交易對手也是一樣,亞洲時區的交易當然會靜些,情況同聖誕節差唔多。」不過,外滙是24小時交易,亞洲時區交易減少,可以在歐洲時區及美國時區追回。
大發證券董事總經理兼證券商協會董事郭活恩估計,即使近期賭波之風熾熱,世界盃對大市成交影響不大。「同時賭波的股民多數是炒即日鮮的散戶,他們有兩注本錢,呢類散戶在世盃期間做少咗交易唔出奇,但對整體影響唔大。」
萬信證券董事總經理許照中則稱,在開市時間會勸喻同事不要轉台睇波,但收市後即使未下班,同事睇波則無所謂。他預期世盃對大市成交會有輕微負面影響,但現時的市況不是特別旺,故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