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望:世界盃對經濟影響深遠

遠觀近望:世界盃對經濟影響深遠

本屆世界盃在上周五開鑼,首場比賽即現爆冷賽果,一支首次進入決賽周、世界排名只排第43位、國民生產總值差天共地的非洲國家塞內加爾,竟以一比○打跨一連取得世界及歐洲冠軍的法國,令人感到驚訝。
作為最多人們喜愛參與的運動,所引發的影響力可算是全球性,從歷史來看,每屆世界盃舉行期間,皆對各國經濟造成不同層面的影響。負面影響當然是球迷為觀賞球賽而放棄每日正常工作而帶來的經濟損失,但大家何妨嘗試用好方面探討此次世界盃所造成的影響。首先談談與大家息息相關的兩支球隊,中國及美國。

中國未打先贏
中國隊經過多年苦練,終首次晉身決賽周,向世界展示出改革多年後,除於經濟上突飛猛進外,足球項目亦可衝出亞洲,挑戰世界。此次參加比賽再進級16強機會雖然不大,但經濟已得益不少,當中最為顯著的可算是航空業,東方航空(670)就需大量增加航班次數,以載大批球迷前往南韓觀戰,所帶來收益不菲。此段時間內,人民幣亦與美元等成為當地暢通貨幣,大大提高了國家影響力,因此無論國家隊能否取得佳績,中國人已贏了一仗。
足球幾乎令全球大部份國家人民着迷,但對美國而言,受歡迎程度則有很大距離。當地文化只重於籃球、棒球、冰上曲棍球及美式足球,作為最大經濟體系,傳統足球對當地影響可算是輕微。本屆世界盃是美國有史以來第7次晉身決賽周,期望不大,對國家來說,希望球隊有好表現,球員有機會被其他足球發達國家看中,出外發展,日後漸漸才會得益,國家亦會因此而增加收入。
世界盃本可為政府帶來龐大收益,但礙於政府庸官的守舊思想,白白錯過了球賽博彩而可收到的稅收。政府加強管制下,不但消耗警力,更引至港人為參與博彩活動而離境,其中澳門便成了港府幫助下的最大贏家,港人順道於當地消費,直接影響本港消費市場。政府指出次季經濟未許樂觀,相信在董特首統治下必成事實,實在可悲!
至於南韓及日本,兩國能成為首個亞洲區主辦的國家,其實力及國力之強,仍冠於亞洲,經濟必可受惠(版面問題,下周再談)。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連敬涵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