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到南韓現場評述世界盃開幕禮和揭幕戰,雖然只是短短五天,但感受卻相當深刻。打從我到達的第一天,到今日離開漢城,從沒有聽過任何主辦單位的人說句「不可以」。
其實,世界盃茲事體大,怎可能所有工作人員都是通天曉?只不過他們遇到奇難雜症時,都會說「請等一等」,然後再幫你想解決方法;儘管不是每次都大團圓結局,但他們的積極卻令我難忘。前一陣子Keyman常常掛在口邊的「FightingKorea」,我想就是這種精神。
南韓人的組織能力,過往我都領教過,但世界盃要辦得成功,民間的自發性可能更重要。漢城市民在這方面真正令人欣賞:你會見到一群小朋友在世界盃球場外集體畫畫、簽名;既支持世界盃,又支持國家隊。你會見到一班青年人全身國家隊球衣在街頭唱歌打氣;身處其中的我知道,這些活動如果由官方組織的話,將不會有這份真性情。
離開球場後,我在地鐵上想:即使我們有世界盃運動場,即使香港隊晉身決賽周,我們的社會也有這份鬥志、這份自信和這份團結嗎?
有線體育台評述員李德能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