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棚屋鹽田 恢復橫水渡<br>大澳擬重現獨特漁村風貌

保留棚屋鹽田 恢復橫水渡
大澳擬重現獨特漁村風貌

【本報訊】政府決定重現大澳獨特的漁村風貌,恢復昔日繁榮,成為港人及遊客必到的景點。規劃署昨日公布大澳的重整策略,包括保留充滿特色的大澳棚屋、鹽田,研究再次恢復橫水渡、建海鮮市場、民俗博物館,又闢設漁船碇泊區,吸引漁船返回大澳,令大澳漁村再次興旺。
規劃署完成重整大澳發展研究,目標是保護大澳的文化遺產和天然資源,同時提高大澳對遊客的吸引力。重整策略包括在大澳設立一個小型海鮮市場和鄉村廣場,同時計劃在石仔埗以棚屋形式建造一個民俗博物館,展示大澳當地的文化傳統和歷史文物。

保護生態環境
現存的棚屋、村落、歷史建築物和文化地點都會保留。不過,要長期保留棚屋,必須改善緊急通道、污水收集系統和其他基礎設施;報告提到大澳仍有香港碩果僅存的鹽田,而保護鹽田的古老海堤將會修復。
大澳也有不少自然景觀,例如梁屋沼澤、大澳蘆葦床、大澳鷺鳥林、林地和水道等均會保留,不會因發展而遭受破壞。此外,大澳附近會設紅樹林重植區,到時自然生態環境將更豐富。

居民歡迎建議
大澳居民權益關注組主席盧錦昌指出,政府過去對保留棚屋態度猶豫不決,所以自○○年燒毀九十所棚屋,至今只得八所棚屋重建,他歡迎政府終於落實保留棚屋,相信居民會陸續重建棚屋。
他又指出,秋天時分沿大澳海邊看日落是最美不勝收,有如「鹹蛋黃」的太陽在海岸線徐徐落下,海邊經常見到中華白海豚及江豚游來游去,是香港難得一見的景致。
規劃署明日將與大澳居民舉行大會,討論重整大澳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