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香港是世界盃熱潮的輸家 - 盧峯

蘋論:香港是世界盃熱潮的輸家 - 盧峯

特別是當本國足球隊表現優異時,更足以刺激國民的購買熱潮,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等待了四年,世界盃決賽周終於又再來臨了。當今天晚上七時半球證的哨子吹響後,世界大部份地區特別是東亞區的中國、日本、南韓都將陷入長達一個月的狂熱中。這三個國家比其他地區更狂熱不是沒有理由的。對中國來說,這是第一次打進世界盃決賽周,是中國足球隊第一次衝向世界跟世界的足球強國直接較量,中國民眾感到興奮是正常不過的。

狂熱情緒帶動經濟
而對南韓及日本來說,他們出盡法寶爭取到世界盃的主辦權,他們的國民及球迷當然會全力支持主隊,希望憑藉主場之利可以在賽事中爭取較佳的成績。
此外,南韓跟日本一直處於激烈的相互競爭中,這次合辦世界盃也是由於國際足協不想開罪任何一方才破天荒讓兩個國家共同主辦今屆賽事;正由於這種要勝過對方的想法,相信不僅兩個國家的足球隊會拼盡全力,兩國的國民更會施出渾身解數以求比對方主辦的更好、更完善。
像這樣的狂熱興奮情緒不僅有助提升國民的民族感情,對刺激經濟也是有幫助的,特別是當本國足球隊表現優異時,更足以刺激國民的購買熱潮,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九九八年的法國,該國的股市在當年上半年就因為主辦世界盃而上升接近四成,而國民經濟增長更高達百分之三點三,數字比前兩年平均不足百分之二高得多,這樣的高增長有部份正是由於法國贏得世界盃的沖喜作用所致的。
中國、南韓、日本雖然沒有甚麼機會捧走世界盃,但若果他們成功打進第二圈或能在強隊手中搶分,相信也會帶來慶祝的熱潮,對他們本國的消費肯定裨益不小。

港人投注資金外流
跟其他國家及地區相比,香港也許是世界盃熱潮下少數的輸家。由於特區政府始終不肯讓賭波合法化,於是市民放在賭波活動上的龐大投注額就源源流出香港,流到海外賭波公司又或是非法組織手中。事實上有研究顯示港人在賭波活動上的投注額名列亞洲之冠,而當世界盃賽事進入白熱化階段,當賽事愈來愈進入高潮時,投注額只會有增無減。換言之,世界盃熱潮愈熱,港人投注額愈高,流出香港的金額也愈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不是輸家是甚麼呢?
(圖)世界盃決賽周今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