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逾三百項 可獲發還八成學費<br>50億元基金資助全民進修

課程逾三百項 可獲發還八成學費
50億元基金資助全民進修

【本報訊】教育統籌局宣布,由明日開始接受市民申請總額五十億元的持續進修基金,申請人完成有關課程後最多可獲發還八成學費或一萬元。首批認可課程逾三百個,分屬七個範疇,其中有關「工作間的人際及個人才能」課程,由香港外展訓練學校一家提供;其餘課程由大學或其附屬學院提供,有民營教育機構質疑政府優待大學,有損公平競爭。 記者:譚秀嫺

持續進修基金的目的是為有志進修的人士提供資助,為市民投入知識型經濟作好準備。教統局副局長祝建勳昨在記者會上解釋,「工作間的人際及個人才能」類別包括生活技能、與人共事、態度和價值觀,因為政府在諮詢行業代表時,所得意見認為香港勞工需要加強該等能力表現;一個由蔡元雲任主席的工作小組將負責審批有關課程,審批標準仍有待公布。
不過,根據昨日公布的課程中,位於西貢大網仔的外展訓練學校已有六項課程上榜。有關課程是特別為工作間的需要而剪裁的,主要透過體驗去學習,例如參加一連串的數天訓練營等。
其餘六大範疇則包括:物流業、金融服務業、中國商貿、旅遊業、語文及設計;學費由上千元至數萬元不等,逾半為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課程(見表)。

質疑課程範疇太局限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批評,大學在三月已知審批細則,政府卻到本月初才向外公布,令該校趕不及列入首批課程名單,有欠公允。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質疑,五十億基金可讓五十萬人受惠,卻只局限於七個範疇的課程,「香港三百幾萬工作人口,唔通需要五十萬呢幾種技能、學識嘅人?」
祝建勳則強調,課程名單是不斷更新的,而且首批課程最早要到七、八月才開課。
另外,祝建勳在就業專責小組昨日會議後表示,政府今年計劃全面資助完成中五課程的清貧學生就讀毅進計劃,任何毅進學員,若通過家庭入息審查,在完成課程後,可申請退回全部約三萬元學費,但必須考試及格及出席率高於八成;期望可於九月推出有關措施。
資料顯示,今年首季全港有七萬九千名無就業亦無在學的十五至廿四歲「雙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