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與債券價格是成反比的,利率愈高,債券的回報便變得不吸引,因此價格會低;相反利率愈低,債券回報便變得吸引,債券價格因此會高。所以投資債券的最佳時間,是利率有下跌趨勢之時。
利率與股價的關係亦是成反比的,但股票與債券的周期未必一致,例如在2000年初,美國股市處於牛市尾聲,科技股大熱,如果那時察覺得到股市出現非理性亢奮,便應該退出股市,把資金投資在其他市場。
由於當時股市暢旺,市場對資金有一定需求,結果利率頗高,上市公司紛紛去銀行或金融機構拆入資金,令到息率有所支持。但當科技股泡沫爆破後,企業對資金需求大減,銀行亦開始收縮貸款,結果銀行有錢不敢貸款予企業,恐收不回。為了維持利潤,便要把利率下調,減低給予存戶的利息。
利率下跌,是因為經濟過熱之後需要調整。在經濟下滑的情況,企業盈利當然不理想,所以這時期最好避開股票,最佳的投資策略是把資金轉移至債券市場。2000年尾息口開始回落,踏入2001年,利率更大幅下調數厘,結果債券價格大升。但當息口似是見底之時,那時再投資債券,便要承擔利率上升風險,因為利率回升,債券價格便會下跌。現在有些分析員認為,美國利率似乎已經見底,那麼現在又是否最佳投資債券的時機呢?這便要投資者自己衡量。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