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突然轉軚 被責愈併愈亂<br>11政策局5局須重組

港府突然轉軚 被責愈併愈亂
11政策局5局須重組

【本報訊】距離七月一日推行高官問責制只有一個月,政府昨日突然一改強硬態度,宣布再次大規模重組政策局,把被喻為「精神分裂局」的工商及人力資源局,以及掌管三分一政府資源的環境及衞生福利局分拆,影響到原來建議的十一個政策局,有五個需要重組。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的決定草率,結果愈併愈亂。 記者:陳廣慧、王惠芳、莫劍弦

政制事務局局長孫明揚昨在立法會提出動議辯論,促請議員支持高官問責制;辯論今午繼續,在民建聯、港進聯、自由黨支持下,預計將可順利通過。
特首董建華於上月十七日宣布高官問責制方案,把現有十六個政策局縮減至十一個,其中工商及人力資源局和環境及衞生福利局的重組安排被猛烈批評。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昨在辯論開始時宣布,修訂建議中的安排(見表)。在工商和人力事務上,勞工政策與經濟發展範疇將合併,由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負責,令旅遊業及物流業可配合勞工市場提供就業機會。

環境併運輸
至於人力資源需求評估、職能培訓及再培訓的政策,則由教育統籌局局長負責。
在環保工作上,政府將取消環境食物局與衞生福利局合併的安排,改為把環境保護和污染管制,與運輸及工務範疇合併;而有關食物安全和環境衞生的工作,將維持與衞生福利範疇合併,由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負責。
曾蔭權又強調,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和律政司司長納入問責制的建議維持不變,政府仍致力保持一支政治中立的公務員隊伍,並會制訂一套程序處理公務員的投訴,最終可交特首裁決。
事實上,新合併建議得不到議員一致支持。民主黨議員張文光批評新方案愈併愈亂,反映最初的方案未經深思熟慮,把環境保護工作併入運輸及工務,只會令環保成為花瓶。
職工盟議員李卓人更直說:「經濟局主要責任講經濟基建,同勞工好似完全冇關係,反映成個政府啲嘢都係草率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