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認清債券運作免損失

投資智慧:認清債券運作免損失

在低息的環境,債券的投資吸引力大增,加上近日市面上推出了不少零售形式的債券,令到購買債券容易得多。雖然債券投資漸普遍,但債券投資又是否適合一般投資者呢?在投資債券之時,又要考慮甚麼因素呢?
一般債券投資年期可長可短,短至一年以下,長至30年也有,近日香港推出的零售債券,一般年期是3至5年,息率普遍有3至6厘不等,比銀行活期存款吸引,但買債券不同銀行存款,始終投資是要承擔風險。
債券發行時所訂下的息率,叫做CouponRate,一般是一個不會改變的息率,假設一張債券票面值是5萬元,息率為5厘一年。那麼按照年息5厘,5萬元債券一年能夠收取的利息有2500元,普遍來說,債券一年內會派息兩次,因此每半年派息1250元。
上述例子的債券年期為5年,如果持有這債券直至到期,投資者每年都能夠收取穩定的收益。但如果投資者打算投資的年期少於債券的年期,那麼問題便會出現。如果把債券持有至到期日,投資者便能夠收回本金,即相等於票面值5萬元。但在到期之前要套現,唯一辦法就是在市場把債券沽出。但債券市場價格可以高過或者低過債券的票面值,這樣投資債券便要承受債券價格變動的風險。像近日香港推出的零售債券,二手市場尚未成熟,投資之時,最好都是持有至到期為妙,以免有資本性的損失。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