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會各界要求房屋委員會減租呼聲日高之際,公屋租金不減反加;房委會租住房屋小組昨通過未來半年落成六個公屋屋邨租金,當中首批由私人參建居屋轉售為租的單位,每平方米高達六十七點三元,以一個五百多呎單位為例,租金達三千多元,接近私樓水平,有房委會委員及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將停售居屋財政損失轉嫁到公屋居民身上。
房委會租住房屋小組昨午開會,討論今年下半年推出七千一百二十七個公屋單位的租金水平,結果通過各區的最高租金維持在現有水平,並沒有調低租金;其中由私人參建居屋轉作公屋出租的葵涌高盛臺及天水圍俊宏軒,十三幢大厦共約五千個單位,租金更釐定為同區公屋最高租金再加百分之十,當局解釋,這是由於居屋單位的質素及設備較佳,包括設有冷熱水龍頭及掛牆衣櫃等,每層單位亦較少。
以葵涌高盛臺為例,平均租金高達每平方米六十七點三元,即每平方呎租金約為六元,一個五百多呎的三房單位,月租約要三千三百元,同區一個面積相若私人樓單位的租金也只需約四千元。
房委會委員兼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說:「政府停售居屋唔單止令房委會有虧損,𠵱家將居屋轉租,租金貴咗咁多,呢個係停售居屋嘅政策失誤,政府應該自己承擔番,唔應該轉嫁畀公屋居民。」租住房屋小組成員葉肖萍認為當局應該減租。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則批評新公屋租金水平脫離居民負擔能力。
另外,隨着公屋建屋高峯期回落,本年度房委會可供編配的出租單位,將只有四萬五千六百個,較上年度大幅減少一成七;其中撥予輪候冊申請人的公屋單位數目為二萬六千六百個,較上年度輕微減少一千二百個名額,房署有信心可在○三年底前將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縮短至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