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聽障人士的性格都有點奇怪,只會做些對着電腦毋須跟人溝通的職業,怎料她竟做着別人夢寐以求的工作。王曉書,一個台灣耳熟能詳的名字,曾經連續六年在台灣被選為十大CoverGirl,拍過多個廣告,更曾在張國榮和庾澄慶的MTV中當女主角。這個因病變成聽障的模特兒,沒有因失聰而放棄自己,反而比普通人加倍努力,為的是要證明聽障人士也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結果她紅遍整個台灣模特兒界,聽台灣人講,她真的很紅,很紅……
記者:曾順珍 攝影:仇志中(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姓名:王曉書(SueWong)
出生:1970年台南
星座:天秤
學歷:實踐服裝設計系畢業
模特兒生涯:
1992年簽約成為專職模特兒
1994-99年獲選十大CoverGirl
1994年榮獲泰國最受歡迎廣告明星
拍攝雜誌:WITH、NO-NO、VIVI(JAPAN)、FASHION&BEAUTY(HK)、MARIECLAIRE、ELLE、VOGUE、HARPER'SBAZAAR
FashionShow:TOPPYSHOW、SWATCHSHOW、GUESS、GEORGIOARMANI、D&G
跟王曉書做訪問要約一段很長的時間,因為在台灣的她很忙碌,根本騰不出時間來,所以惟有託上託,找香港的中間人和台灣的經理人代為聯絡,這也代表了她確是個搶手的模特兒。最近她為香港一個化妝品牌拍廣告,在電視廣告裏,她只用手勢代替語言。
問王曉書為何香港的品牌會從老遠到台灣找她,她很有自信的說:「我想是他們認為我的形象夠時尚、精明,凡事靠自己的經驗來判斷,跟他們的產品形象很配合。」
王曉書這份自信並不是天生下來便擁有,而是要經過多年來的磨練。三歲時一場高燒,因延遲診治令她失去聽覺,但這更令她決心要比其他人努力,衝破聽覺的障礙。她說:「若想別人忘記我的障礙,我就必須比別人更加努力,若別人要求自己一百分,我對自己的要求絕對是二百分,因為在模特兒的行業中,我是如此的特別,所以只能小心翼翼盡量別在工作中出錯,以免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
她憶述自己大學時攻讀服裝設計系,因一次幫同系師兄作時裝展表演時,被現時的模特兒公司發掘,是以在九二年畢業後便加入模特兒行列工作。
雖然現代社會對殘障人士的態度較以前開放,但若說沒有歧視也是騙人的,王曉書初出道時亦因為聽障而被廣告商唾棄半年。
「因為我是第一個聽不到聲音的模特兒,所以廣告商擔心我會影響拍片進度而不肯錄用我,那時候我有個外號叫『試鏡女王』,因為我不停試鏡,但又不停被拒絕。」不過一向不認輸的王曉書沒有氣餒,反而不斷改進自己的缺點,在被拒絕不下一百次之後,她終於得到一個沐浴乳廣告商的信任,簽約成為廣告模特兒。廣告出街後還得到很好的反應,工作開始接踵而來,更在94至99年間成為連續六年的十大CoverGirl,還在94年榮獲泰國最受歡迎的廣告明星,為多本雜誌和廣告片做模特兒,又為不少外國名牌如Guess、Swatch、GeorgioArmani等行Catwalk。
十年的模特兒生涯裏,令王曉書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多年前與張國榮拍MTV一事。
「跟張國榮拍MTV已經令我難以置信,還要我在MTV中唱歌就更令我覺得難上加難,因為我素來不懂歌詞,又分辨不出旋律。但最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當我將歌詞背到滾瓜爛熟,到場拍攝之際,才知要臨時改歌詞,那種焦慮是無法想像,要知道我在廣告裏說一句話都要背上好幾天。於是我唱到走晒音,又跟不上節拍。當時我巴不得自己是千里眼和順風耳,這樣便可解決所有問題。幸好得張國榮和其他工作人員不厭其煩的教導我,最後我總算又過一關。」
王曉書不諱言覺得自己美麗,因她有顆善良的心,而且性格又是那麼勇往直前和永不服輸。她說自己的成就全因比她年長十載的小阿姨的循循善誘。對於這位阿姨,王曉書又感激又敬畏。
「我家住高雄,但因要到台南讀書,所以小時候便由阿姨帶我到台南,我們一起生活了十三年。自小阿姨就不讓我用手語跟別人溝通,每天軟硬兼施地迫我用眼睛讀別人的口形和練習講話。是她讓我學會欣賞、肯定自己,即使碰到挫折也不可退縮,她還教曉我『哭是弱者的表現』,所以到目前為止,未曾有一個朋友看見我掉過一滴眼淚。對於阿姨,『謝謝』兩字是不足以表達我對她的感激。」是以現在的王曉書除了手語外,更懂得以唇語和書寫跟別人溝通,而其他時間她會利用傳真及電郵,甚或手機的短訊來聯絡。
由小到大,王曉書永遠都是站在人群的前端,如讀書時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大學時又被選為十大才女,連做模特兒,都成為全城最炙手可熱的,但她亦有覺得困難的時候。
「我覺得最不便的是自己的動作經常慢半拍,例如集會點名、改通告等,我都要透過別人轉告,無法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另外,學手語不難,只是有很多口語上的詞彙和說法是手語所沒有,而手語中有部份文法又跟口語的倒轉,所以我寫的文章也會顛三倒四,有時連用詞的次序也搞錯。
「學唇語也好不到哪裏,因為唇語要靠對方的口形去辨認,但最麻煩的便是那些看起來一樣的唇形,我會讀成一樣的音,如彳、尸、日等,很難正確發音。有時讀唇語又會出現聽不懂的情況,那我便會請對方再講一次,直到我讀得懂為止。」
身為聽障人士,在正常人的世界裏生活,難免會發生一些或有趣或尷尬的事情。「我好記得那次我到日本工作,因為想學那兒的年輕人一樣帶着Walkman聽歌,於是鼓足勇氣走到一家唱片舖買Walkman。起初唱片舖老闆跟我說一大堆話,我只『Hi,Hi』地回應,跟住他又趁我揀CD時跟我講一大堆我聽不懂的說話,於是我又是一樣『Hi,Hi』回應。雖然他用好疑惑的眼神看着我,但無論他講甚麼,我都只是點頭說Hi,但最後我還是買到我的Walkman和CD。
「跟着我戴着Walkman坐電車,因為聽障問題,我會把聲量校到最大,而自己亦不知不覺間搖擺起來,點知未幾我發覺站在我身旁的日本人也跟着我一同搖擺着,原來他也聽到我的音樂,非但沒有制止我,反而跟我一樣陶醉其中。」
雖然因病變成聽障,王曉書並沒有希望自己是個健全的人。「我知道自己有甚麼,無甚麼,所以不是我的絕不強求。而且我早已坦然接受自己聽不到的事實,只要清楚自己在做甚麼便可以;聽不聽見、有沒有人肯定也不重要,最重要是能否發揮自己的生命,活得自在快樂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