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精優藥業(858)主席毛裕民,禁不住又想起「窮得像教授,儍得像博士」這句老話,但「毛主席」以行動否定這句老話,他在97年創辦的聯合基因,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基因公司,最近有外國投資者,出價30億元(人民幣.下同)洽購,即是「毛主席」持有的33.5%股權,帳面上值10億元。
毛裕民接受記者訪問時,以像一個企業家多過科學家的口脗說:「現在的中國基因行業就像空調業一樣,絕大多數在做沒有專利的產品,所以每種產品都有10多個廠商生產,只能鬥平,我們最大的突破,是申請專利,現時已有1項基因技術專利,獲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可,7項仍在審批中,另外有4000多個已發現的基因正在申請專利。」專利一經申請,即使未批准,其他廠商都不能生產。
但他確是個科學家,今年1月,新華社報道毛裕民率領的科研人員,經3年多時間的協作,成功在1.2萬個基因中,篩選1000餘種與人體生長發育及腫瘤相關的新基因。現正開發中國第一塊植物基因表達譜芯片、第一塊白血病基因表達譜芯片,以及第一塊腫瘤基因表達譜芯片。去年12月,他更在上海成立中國第一個人類基因數據庫。
聯合基因今年1月,以9500萬元向精優出售19個基因發現專利,換取精優的股票,令持股量增至29.95%,成為第一大股東。該批專利的估值為1.7億元,以此推算,聯合基因持有的4000多個專利,估值達360億元,當然沒有人用這天價向聯合基因洽購。
現年50歲的毛裕民透露,近期有外國基因公司,出30億元收購聯合基因。雖然他不會賣盤,但不排除售小量股權,引入著名的策略投資者。
精優市值約10.3億港元,該公司剛完成配售1.2億股予機構投資者,每股0.45港元,集資5400萬港元作營運資金,不過毛裕民志不在此,他說:「這次配股只是提高知名度及擴大股東基礎,未來的發展多着呢。」且看在一股生化股熱潮中,亦儒亦商的「毛主席」能否殺出重圍。
記者:羅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