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人口增長預測指出,香港未來30年的人口將急增,主要來自新移民人口之膨脹。數字公布後,即時引來限制移民人數的聲音,支持者的意見,撇除極少數的「歧視」心態,主要來自經濟及社會考慮,亦頗為合理。
今次想討論的並非新移民的人口增長衍生的問題,而是預測內提到的老人的增長率甚高,令人關注老人福利(包括最重要的退休保障與醫療開支)問題,現時的醫療財政負擔,已教政府大傷腦筋,更大問題將在十多年後出現,非在30年後。
這個看來可以透過醫療及社會福利改革去解決的問題,其中牽涉新舊一代的利益衝突問題,政府若不理性地面對,問題不會有效解決。要未來的老人有更佳保障,今天年輕一代都要付出多一些,例如要為醫療及其他生活保障預作供款,而現時的老人福利,則不可繼續擴張,甚至要有所縮減。今天的年輕人對於現時未雨綢繆,他日享有更佳保障,多會表示支持,因為供款作他日之用,而非現時的社會福利支出。不過,現時的退休一族及低下階層的老人,必然會反對這樣一個構思,因為利益會受損。然而,若不作未雨綢繆,未來的年輕人或要更辛苦地負擔老一輩的支出,若負擔不來,到時的老人福利便要大大削減,衝擊可能更大。
現時的醫療財政困局,顯然是醫管局「過度慷慨」的結果,議員支持醫管局繼續大派「超出基本」的福利,或出自悲天憫人之心,亦可能只為選票,但這樣只會令問題變得更大及更難解決。
上述的問題可在現時的歐美國家看到,希望政府在處理人口增長與移民及社會福利等相關課題時,都要慎思。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