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內地市場難度高

拓展內地市場難度高

對於陸恭蕙的報告,本港工業界大多認同其論點,尤其輕工業是本港經濟支柱,但卻一直被忽視。另外,中小企要拓展龐大內地市場,必須要發展自己品牌亦屬正確看法。

必須有自己品牌
玩具製造商寶法德企業副總裁楊革新指出,本港中小企要拓展內地市場,必須有自己品牌,否則若維持在舊日原件裝配(OEM)的加工模式,沒有自己的產品,即使有龐大市場等待開發也沒有用。至於要拓展內地玩具市場,他表示,內地家長首先給予小孩的是衣服和出外用膳,玩具只屬次選;此外內地分銷網絡仍未健全。不過,中小企猶如小艇仔,可以靈活走位,相信機會還是很大,現時國內玩具市場暫不會被一至兩家大玩具商壟斷。
已發展自己品牌的小型家庭電器製造商威馬董事長蔡龍威亦有感而發。威馬曾於97年計劃上市,但金融風暴後,工業股市盈率跌到只有3至4倍。由於不甘於賤賣公司,因此取消上市。其實,要拓展內地龐大市場,就要有長期投資的準備,正如該公司至今仍處投資期,未有「錢收落袋」。對於發展自己品牌,他認為,現在市場接受程度高,不會只看名牌,因為現時大部份名牌均在內地製造,與他們小企業的品牌一樣。
對於中國入世後,本港所扮演中介人的角色,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盧文端相信,吸引一批新來華拓展業務的外資企業,香港仍可發揮中介人角色,但須更加了解各省市的審批手續,政策法規的改變,及不同地方的辦事作風,以便為外商提供更佳的軟件服務。而港商不斷在國內拓展業務,亦有利本港的運輸及會計行業,可多增聘人手。

中介角色將淡化
不過,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佘繼標則認為,本港中介角色會淡化,因為新來華拓展業務的外資企業,規模始終較已進軍內地市場的外資為少。他又建議港府主動帶領本港商界往外地招商,拓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