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輪ABC:有效槓桿比率是兩面刃

窩輪ABC:有效槓桿比率是兩面刃

一般來說,在大升市中,股證的升跌幅度與實際槓桿比率存在密切關係。例如,在上周四收市後,中國移動(0941)落實以低於市場預期價格購入母公司8省的電訊網絡。由於毋須集資,消除了市場早前的疑慮,股價翌日大幅攀升5.6%,連帶其相關的認購證亦表現出色,升幅由16%至50%不等,中移動認購證在當天認股證十大升幅榜中佔據8席。此外,當日跌幅最大的10隻股證中,頭9位亦全是中移動(0941)的認沽證,不論是最大升幅或最大跌幅,全屬有效槓桿高的股證。
由此可見,有效槓桿比率可視作重要的風險警報訊號。有效槓桿比率高的股證,其因應正股價格波動而出現的升跌幅度也較大,即股證價格出現大上大落的情況較普遍。因此,有興趣作短線投機買賣的投資者,大可留意這類股證,藉較大槓桿效應來提高投資回報。當然,對一些較為保守的投資者而言,他們應選取有效槓桿較低的股證。

須清楚風險承受能力
然而,當大家再仔細分析,不難發現當中有部份股證的有效槓桿比率與升幅表現「脫節」──即是說,有效槓桿比率高,但升幅表現卻未如理想。除了莊家的報價表現欠佳,導致股證價格不能緊貼正股走勢外,街貨量的多寡,對股證表現亦有一定的影響。
當然,投資者對後市看法,以及股證的供求情況,亦會影響股證表現。例如,當正股下跌1%,按有效槓桿比率計算,某認購證的價格理論上應下跌約5%,結果該股證只錄得2%跌幅。當中涉及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可能是投資者認為調整只屬短暫性質,正股將繼續呈現強勢,因此他們寧願繼續觀望,而沒有即市沽出;有投資者甚至趁低吸納,這對股證價格起了穩定作用。
投資者須留意,有效槓桿比率有如「兩面刃」──在牛氣沖天的市況下能將投資者的利潤放大;然而,倘若投資者看錯市,損失亦會倍增。因此,投資者必須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切勿盲目追捧一些風險回報比例較高的股證。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