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傳奇:<br>80年代瘋狂旅行者張金德 勇闖鐵幕前蘇聯

旅遊傳奇:
80年代瘋狂旅行者張金德 勇闖鐵幕前蘇聯

1985年8月,一班執着的年輕人,誓要由香港經海路到前蘇聯東岸坐上橫跨歐亞的西伯利亞鐵路,開創了香港自助遊的新一頁。這個震撼當時香港旅遊界的瘋狂旅程,不但受各傳媒的關注,更驚動了當時港英政府保安局及政治部,專誠派員登船與這群年輕人說明:往前蘇聯的一切後果要自負,即是說他們在這裏將不會有任何支援,船上的年輕人包括當年25歲的張金德當然不會理會這個忠告,決心向鐵幕進發。結果他不但把在前蘇聯的所見所聞以及驚險的事件一一在各大報章發表,就連在當地如何黑市買賣牛仔褲等有趣事迹,也成為一時佳話,更令香港人捲起一股自助旅遊熱。

文、部份攝影:陳雲海

旅遊人生
張金德,David,42歲,10歲開始到文革期間的中國大陸旅遊,七八十年代到西方及東南亞自助旅遊,曾到國家超過30個。84年開始在各大報章雜誌撰寫旅遊文章,94年從事銀行工作迄今,但其自助旅遊生涯從沒間斷。
「我還想去南美洲秘魯,一睹昔日瑪雅民族的文明遺迹,更想去印度了解這個如此多民族文化文明古國隱藏的故事。這些都是我此生必要完成的旅遊夢。」

往西伯利亞鐵路起點進發
一艘停泊在香港海運大廈碼頭,屬於蘇聯遠東船公司的FelixDzerjinsky客船,接載了為數25人的香港自助旅行者,向橫濱及蘇聯進發。這班年輕人花了數月的設計、統籌,組成了香港第一班由水路入蘇聯遠東區,再轉乘著名的西伯利亞鐵路,橫跨整個蘇聯,到達莫斯科及列寧格勒。當中的乘客包括了張金德。
「之前,或許有伶伶仃仃的自助客由北京取道外蒙古進入蘇聯;或有有錢的香港人取道歐洲入莫斯科,但像我們這樣進入蘇聯的,是香港第一團!」張金德憶述當年的「創舉」。一來未解體的前蘇聯,很少人可自助式到蘇聯旅遊,二來確實是這班年輕人的執着,要一嘗完整的西伯利亞鐵路之旅,即由遠東第一站到貝加爾湖再入莫斯科。

無法理解的冷戰思維
由香港到橫濱,再往前蘇聯的港口納霍德卡,一登上岸,排隊過入境處,那時是蘇美的冷戰高峯期,蘇聯人對外人抱有極大懷疑態度。「當時我站在入境官員前面,他一直沒有出聲,單單用眼直望我達三分鐘之久,才開始問問題,心虛的人一定被試出來,而且在我後面是一幅大鏡,官員不斷望鏡,像後面有武器似的!」那種冷戰思維是今天沒法理解,後來張金德在過海關時,差點被關牢。

險被關牢
話說他臨上船時,他姊姊送了一封利是,是中國人最簡單不過的東西,當海關在日記簿找到這紅色小信封及內裏有錢時,便把他關了近兩小時,審問他這個「紅包」的來歷及用意,以為是間諜物品或是想用來賄賂官員。張金德只不斷解釋是「LuckyMoney」!而且當時這班大膽的自助遊發燒友,近一半人打算帶物資到前蘇聯作黑市買賣來賺路費,張金德的行李內被搜出十多對女人絲襪、十幾隻表、大堆衫褲鞋襪,海關又審問他,「當時我好定,回答這是一個友誼的學生交流團,這些是送給你們的人民的!」張金德說這番話令他過了骨!

莫斯科奪命狂奔
亂闖的張金德在莫斯科也差點被KGB人員逮捕;原來前蘇聯時代,外國人是不能拍攝所有軍事及交通設施。一個下午,他連同另外兩個香港人,走到地鐵站拍攝,忽然衝出一個密探,要拘捕他們及搶奪他們的相機,「我們發狂地跑,跑回街上,那人依然追來,大家繼續狂奔了十多條街,看到有火車站便衝上了火車,他竟繼續向我們衝來,在月台上跟我們對視,他最後用紙畫了個相機打了個交叉便放過我們了!」張金德一面回味着這鐵幕旅程,一面把玩着手上的戰利品,如前蘇聯郵票、軍表等,都是在每間店舖排上個多小時才買到的。他形容那時蘇聯消息封閉,人民頗知足,沒有比較,自己生活飽足就可以了。


30年難忘之旅

他鄉遇故知
說到張金德的自助旅遊史,實在太多,當中有趣的不少。85年尾在歐洲流浪時,來到希臘的羅德島,竟遇上由一班香港人開的中國餐廳,他們夏天在這兒工作,賺夠錢了,秋冬天便各自流浪歐洲,每年夏天在羅德島重聚。他們那晚為香港來的張金德做了頓火鍋餐,一起談天到天亮。

婉拒獵頭族
一次幾個自助旅遊者,辛苦地登上東馬來西亞的神山,香港早期把神山推廣給讀者的張金德,更偷偷地避開旅遊局人員,走入了沙撈越,租了小艇,沿河進入原始森林,找尋真正的獵頭族,他們找着了,並得酋長准許拍照掛在長屋廳中的多個人頭。酋長還請他們留宿,但那刻膽小的背囊客婉拒了「好意」,怕……。後來張金德把獵頭族的文章在香港報章刊出,引來不少迴響。

何謂真正旅遊
「七八十年代沒有甚麼旅遊天書,連報紙也沒有旅遊記者,到各地是要用膽量去闖,是比較有趣刺激。我覺得年輕時一定要自助式到外國玩玩,到一個不同的國度看一看,啟發自己,了解其他人的生活及思想方式,不需要別人遷就,而是要多作交流,這才是真正的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