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267,市值389.8億元)3月中宣布末期業績後,股價跌至15.65元,市場反應是「業務太雜、路線不清晰」。兩個月下來,市場已忘記「業務太雜」,中信跑贏大市。
■01年度(12月年結),中信營業額172.51億元,增7.5%;純利21.1億元,降35.9%,每股盈利由1.49元減至0.96元。
業績大倒退,幾乎完全因為國泰航空(293)業績所拖累。中信持有國泰25.65%,國泰01年度純利6.57億元,急跌86.9%,中信所佔貢獻僅1.69億元,急降11.15億元,幾乎是中信整個集團盈利倒退之數。
■中信去年業務,最佳一環是信息產業,貢獻3.3億元,大增2.3倍,主要來自去年開始投資的中信國安所經營的內地有線電視業務,及中信電訊1616等。工業與地產業務,亦提供良好貢獻。
■中信3月忽然宣布進軍金融及生物科技業務,因為偏離一向的傳統業務,曾引起欠佳反應。
其實,兩項新增業務,分別只投下5.2億元與3.5億元,總共8.7億元,只相等於股東資金的2%,或每股投資只0.40元,市場認為「業務太雜」無甚意義。
■02年度,國泰盈利將有明顯好轉,估計盈利由6.57億元回增至15億元,中信所佔數額估計上升2.16億元,相等於去年總盈利的10%,加上信息產業、製造業及內地地產業務增長,中信02年度盈利預測回增30%,達27.43億元,每股1.25元。現價17.80元,預測PE14.2倍。
■中信公布有意減持本港物業,去年底所持有的物業估值53.6億。所套回的現金,將用於投資內地的電廠及電訊項目。
●中信股價已轉強勢,未來有機會跑贏大市,年底目標價22元。 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