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眼看到慢動作 - 石琪

快眼看到慢動作 - 石琪

《蜘蛛俠》有一場動作設計特別出色,並非打出甚麼奇招,而是男主角忽然發覺自己的反應極快極強,竟能把威猛對手的凌厲攻勢看成「慢動作」,自己輕易化解。
很奇妙亦很合理,高手全身感官敏銳,反應敏捷,還要練眼力,就像眼睛裝上慢鏡頭,在極短時間內「逐格」分析對手的快速動作,找到破綻,便能「後發先至」。
這是簡單的快慢相對論,你快他更快,在他眼中你就是慢動作,高下立判。
香港動作片用慢鏡頭歷史悠久,從張徹、胡金銓、楚原到吳宇森、袁和平、程小東等,各有優異表現。但通常是用慢鏡來強調動作的奇、險與美,印象中沒有看過港片像《蜘蛛俠》那場的交手,明確顯出快慢對比,以及高手和常人的分別。
近年西片活學活用港式動作,常有更精采的進展。例如《廿二世紀殺人網絡》中奇洛里維斯練成超人奇功後,看到子彈射來,射線變成波紋型慢動作,他就及時彎腰閃避,這就絕非單靠袁和平武指和電腦特技,必須導演有奇妙而又合理的構想才能拍出這精采情景。
最新《星戰》片特技更豐富宏大,但缺乏靈巧的細節動感,很呆笨。《蜘蛛俠》後段亦只是亂飛亂打,不及前段初展身手,反而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