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周末絮語 - 李怡
警廉互發聲明對罵之後,警務處長曾蔭培在重慶表示,已與廉政專員黎年通過電話,兩造成功和解。
使人不明白的是:為甚麼曾處長不可以在警方發聲明之前,打這通電話?
※
董伯緊急召見黎年,又與曾蔭培通電話,但曾蔭培否認高層介入調停,說他同黎年關係很好,「沒有事情是不可以解決的。」
要讓市民相信這句話,就如同要市民相信楊啟彥與田北辰是好朋友一樣。
※
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放假後回港,說警方發聲明的事她事先知道,覺得聲明沒問題,只是回應廉署行動,她想不到傳媒對聲明有這麼大反應。
這是百年僅見的兩大部門高層互發聲明公開爭吵!葉太竟會「想不到傳媒有這麼大反應」。──這倒是傳媒想不到的。
※
政府決按薪酬趨勢報告調整公務員薪酬,並要求立法會通過一次過減薪的減薪法例。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向傳媒解釋,政府經多種考慮後,認為「立法減薪是唯一途徑」。
為甚麼會由律政司司長來解釋政府的行政考慮?不明。
※
學者宋立功說,政府立法減薪勢必引起無休止的訴訟,屆時將出現立法會、公務員、政府及市民四輸的局面。
減薪一事,擾攘如此之久,牽涉如此之大,後果如此嚴重,而只是在本財政年度節省十五億而已,可說是香港開埠以來成本最大、獲利最小的一次手忙腳亂的施政。 ※
立法會通過禁止所有境外賭博的法例,收注及投注都被列為刑事罪行。警方表示會採取堅決行動打擊非法賭波。
實在不明白特區政府何以要捨易行難?何以不能寓禁於徵?只要將賭波合法化,就不會虛耗警力於無法抑制的賭波活動,而且也極易取得那費盡牛力減薪才節省到的十五億元?
※
信貸評級公司標準普爾宣布調低或考慮調低香港七家藍籌地產公司的信貸評級。證券界人士多認為這是「遲早的調低」。某中方喉舌卻發表社評,指這是國際評級機構有意藉「抹黑」香港來「抹黑」中國。
這是在受迫害意識支配下的敵情觀念,所產生的想像力真是太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