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軟件和硬件 - 李敏

人的軟件和硬件 - 李敏

如果你不相信人有靈魂,那我就用「軟件」來統稱人的思想和感覺好了;至於肉身,就是「硬件」。
把一個人解構,可以像電腦般,分為軟件和硬件,缺一不可,所以粵語長片常有「你得到我個人也得不到我個心」的一句對白。
前陣子從報章上看到香港山頂的杜莎夫人蠟像館展出鄧麗君像的消息,圖片中有譚詠麟站在鄧麗君像身旁,但蠟像栩栩如生的程度令人心理上覺得譚校長比較像蠟像。
因為懷念一個逝去的名人,所以我們照着其模樣製造蠟像,懷念是「現在的過去式」,此時此刻懷念一個已故的人。
正所謂「珍惜眼前人」,如果對方在生,我們通常不會擺放一個他的蠟像在自己面前,甚至覺得製造這種硬件的想法有點古怪。可是,當深愛的人辭世,不能自拔的思念會令在世的人萌生瘋狂的念頭,例如說,從前造一個蠟像,將來會是複製一個人;縱然蠟像只是硬件,而複製人的思想性格與原版可以大大不同,睹物思人卻未能望梅止渴。
有沒有細心想過,其實我們真正懷念一個人時,是懷念他的軟件多於硬件。在無限的宇宙時空裏,眾所周知血肉之軀會腐朽,但如果你選擇相信「靈魂」這概念的話,那就可以同時相信靈魂不滅,而你所懷念的人是永恒地存在,這樣哀悼者就會好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