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國際信貸評級公司,主要為標準普爾、穆迪及日本的惠譽國際,雖然各地亦嚷着要有其評級公司(包括大陸),但是講及知名度及認受性,始終是上述那3間公司。
一般情況下,如果是股市指數的成份股,就算沒有被邀請,評級公司也自動為這些公司評級,因為指數成份股市值大,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較深,較受投資者所注意。既然有市場需要,評級公司也樂意為這些藍籌公司評級。
評級的升降對於上市公司有多大影響?最近電訊盈科(008)的李主席回答問題之時,對於被問及何時電盈才派股息,就有這樣的答案:「如果電盈的評級能夠升至A級,便考慮派息。」現時穆迪對電盈的信貸評級大約在Baa級。筆者聽後覺得很特別,就像一對父子的對答,兒子問:「爸爸何時才帶我到迪士尼公園遊玩?」父親回答:「如果你考試科科A級的話,就考慮帶你去啦!」
上市公司派息是自然的事,否則股東的回報就只能靠股價上升。但電盈主席的說話亦有其原因,因為在合併了香港電訊之後,電盈負債龐大,而發行債券及向銀行融資都是要支付利息的,利息的高低很多時和信貸評級的好壞有關,評級愈高,所支付的利率便愈低;相反,信貸評級愈低,所付的利率便愈高。假若電盈的信貸評級能夠提升,那麼公司便能節省大量的利息支出,屆時公司便可能有多餘的資金派息予股東。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