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舊人民幣慎防染性病

接觸舊人民幣慎防染性病

穿梭兩地的港人,有否收過「又霉又爛」的人民幣呢?人民幣流通量大,更新周期長,一張遭嚴重污染的人民幣舊鈔含菌量高逾八億個!最近,山東一名年輕銀行女出納員(櫃枱職員或收銀員)就因經常接觸舊鈔,又不注意衞生,竟因此感染了性病。雖然一般人因使用人民幣而染上傳染病的機會頗微,但北上的港人宜特別注重「使錢衞生」。 北上雜誌組

因接觸人民幣舊鈔而染上性病的幾個案例在內地引起哄動。一名倒霉的女出納員任職於山東某銀行,因下體瘙癢,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患了一種叫尖銳濕疣的性病。她聽後嚇呆了,因為自己從未有過性關係,何來此病?

女出納點舊鈔染濕疣
消息傳得很快,同事議論紛紛。無端蒙受「羞辱」的男朋友向她提出分手;一向最信任她的父親也要她老實「招供」;所有要好的同學和朋友都向她投以懷疑目光。
那段時間,她每天上班下班都感到像被人剝光了衣服示眾般。後來作婦科檢查,證實她仍是處女,才弄明白:原來是舊鈔票累事。她平時不注意衞生,經常點完鈔票不洗手就上廁所,包括來經期間,結果就把鈔票上的濕疣病毒傳染到自己的身體。
除山東外,成都等地也發生過女收銀員無端因鈔票而染上性病。各地防疫部門調查發現,幾乎所有鈔票都帶有多種病菌。
成都一名有數十年臨床經驗的醫生說,間接傳播也是感染性病的一個重要途徑。這位醫生稱,近年病例中有個奇怪現象,就是患性病的病人中,約一成從事出納工作。
成都市較早前成立了貨幣污染調查和消毒協作組,對市內流通的人民幣污染情況進行了一次調查。
結果顯示,有百分八十八的鈔票帶有大腸桿菌,百分四十六帶有變形桿菌。

一張舊鈔含菌8億個
每張紙幣的帶菌數量最少為二萬七千個,最多為八億二千萬個,平均每張達九百萬個,而銀行職員感染傳染病的機會也比其他人高六倍。
由於污染程度與貨幣的流通情況有關,流通機會愈多的鈔票,帶菌愈嚴重。以成都的調查為例,五元和十元鈔票的平均帶菌量為每張四百七十五萬個;但一角、兩角和五角等小額鈔票平均帶菌量則高達每張一千八百萬個,是大額鈔票的三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