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屆香港聯賽神射手譚拔士曾說,代表香港踢世界盃外圍賽是球員生涯中其中一件最值得紀念的事情。的確,不是有太多球員能夠參加世界盃,雖然可能只是外圍賽,但對這些原先是寂寂無聞的球員來說,能夠代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出賽都是無限光榮。
足總在八九至九○年球季取消全華班,恢復引入外援,之後每個球季都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外援來港碰運氣;可是能夠長時間留在此地的外援可謂絕無僅有,過去十多年只得四名外籍球員居港滿七年,取得代表香港資格。
前東方及南華英援中鋒譚拔士是足總再次引入外援後,近年少數成功例子,他不單為所屬球會取得驕人成績,也有圓了世界盃夢,他曾這樣說:「當我在這裏踏入第五個球季的時候,便開始想能否在港再多踢幾季,代表香港踢世界盃呢;即使只是外圍賽,但我日後會對我的兒女子孫說,我曾代表過香港踢世界盃。」九七年他居港滿七年,順利入選港隊,雖然因傷只踢了其中九八世界盃其中兩場外圍賽(主場三比二勝泰國及作客○比四負南韓),但對他來說,已經圓了多年心願。
去年代表香港踢世界盃外圍賽的晨曦英援摩亞則說:「不是太多球員能踢世界盃,我有幸參與,代表香港,感受外圍賽的備戰過程已值得高興及懷念,當然還有光榮感。」摩亞今季掛靴返回英國擔任教練。
南華中堅高尼路是近年來港最佳外援,而他早前曾表明希望一直在香港踢下去,直至收山為止,他說:「每年賀歲波在數萬球迷面前比賽,帶給我很大滿足感,希望日後能夠代表香港踢世界盃外圍賽及其他賽事。」
近年不少中東國家從非洲物色合用的未成年球員,之後不久便安排他們入籍,代表國家隊或青年軍出賽,藉此提升國家隊整體實力;反觀香港足總過去多年嚴格規限外籍球員代表香港資格,到前季始修例,容許在港落班的中國球員代表香港踢國際賽。
任何非本地人士必須連續居港滿七年(每年不能離港多於三個月),再經入境處核實出入境紀錄,才可領取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而足總過去多年一直依據此例決定外籍球員代表香港資格。
足總前年在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前,決定放寬代表資格,容許來港效力本地球會的中國籍球員代表香港踢國際賽,可是此舉卻惹來不少球圈人士批評,認為這種做法減少了本地球員踢國際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