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兩地掛牌冀明年成事

港英兩地掛牌冀明年成事

【本報訊】香港交易所(388)與倫敦證券交易所計劃讓上市公司在兩地交易,希望明年落實,屆時港股在倫敦交易,將由莊家出價變為自動對盤;另外倫敦股份在香港交易,亦可吸引國際投資者,在美國收市後及倫敦開市前,在港買賣倫敦股,鞏固香港作為亞洲時區交易中心的地位。

港交所宣布與倫交所正共同研究,讓公司更容易在港英同時上市。兩家交易所並計劃讓港交所上市的股份,在倫交所的SETS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及讓倫交所上市的股份,在香港AMS/3交易系統進行交易。

鞏固亞洲交易中心
兩家交易所於今年較早前已開始討論上述計劃,現將各自會晤本身的市場參與者,徵詢對有關交易安排的意見。兩交易所希望可於03年落實推出有關計劃。
倫交所行政總裁ClaraFurse深信,倫敦及香港兩地市場合作,勢將成為投資者和發行人日後進行環球金融活動的重要市場。港交所行政總裁鄺其志也稱,港交所銳意成為環球金融市場在亞洲區的樞紐,是次與倫交所建立業務關係,正反映在這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港交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現時恒生指數33隻成份股中,只有30隻在倫敦有交易,均採莊家制,由莊家根據市場需求而開價。新計劃沒有定下股份數目,也不局限於恒指成份股,視乎倫交所參與者對哪些股份感興趣;交易方法也由莊家出價,改為自動對盤。
現時倫敦港股每年成交額約1500億港元,發言人表示,新計劃不一定會取代倫敦港股,最終要由市場決定。
不過,他說自動對盤將會較莊家出價更為貼市,相信新計劃會有優勢。

自動對盤代莊家制
市場人士指出,倫敦股份在香港掛牌,對散戶的吸引力不大,但美國及亞洲的機構投資者則會有興趣,因為美國在香港時間凌晨4時收市,倫敦要在香港時間下午4時才開市,其間有12小時的空白時間,機構投資者需要在亞洲時區內買賣倫敦股,香港便成為一個具吸引力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