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陽電腦(SunMicrosystems)主席麥克尼利(ScottMcNealy)在電腦業奮戰20年,其間屢獻新猷,包括開發爪哇程式語言系統(Javaprogramminglanguage),被業界視為電腦奇才。然而,太陽電腦近過去兩年業績倒退,高層人員不斷流失,令人有日薄西山的感覺。
麥克尼利坦然承認,太陽電腦目前形勢嚴峻,在技術和價格競爭上均處於守勢,要殺出重圍,必須轉變經營策略及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
在過去12個月,太陽電腦可說噩夢連場,不但錄得高達8億美元虧損,更有5名高層人員掛冠,其中包括總裁兼元老桑達爾(EdwardZander)。桑達爾辭職的消息導致太陽電腦的股價1天內重挫15%,更跌穿每股7美仙的水平,為1998年以來未見的低位。
自從20年前付運全球首台聯接網絡電腦後,太陽電腦一直帶領業內技術潮流。早期的網絡公司多選用Unix類型的操作系統,包括太陽電腦出品的Solaris,微軟公司的軟件當時僅是次選。此外,太陽電腦的爪哇語言系統更是該公司的招牌貨。
在1997至2000年期間,太陽電腦的營業額增長逾1倍至183億美元,而在2000財政年度純利也急升至19億美元,增幅達2.5倍。相隔不過兩年,何以該公司的業績會急速滑坡?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美國經濟衰退,固然令太陽電腦業務受到打擊,但該公司本身的種種問題,似乎更為關鍵。首先,太陽電腦的技術優勢正日漸下降,英特爾的晶片與微軟和Linux操作系統的關係愈來愈密切(業內分別稱這種情況為Wintel和Lintel),對該公司的威脅正持續加強。
雖然目前多數客戶對太陽電腦仍然不離不棄,但該公司近來仍流失了一些超級大客,包括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和摩根士丹利。前者把交易大堂軟件轉用Lintel系統操作,大摩更索性將Lintel和Wintel的系統混合使用。
在價格方面,太陽電腦也處於下風。太陽電腦「基本」檔次的操作系統在1997年的售價約2.7萬美元,到去年已急跌至1.3萬美元。儘管跌幅如此大,但國際商業機器(IBM)最便宜的操作系統去年僅售7200美元,而戴爾電腦(Dell)所有操作系統同期的價錢更低至4800美元左右,令太陽電腦相形失色。
面對嚴峻的競爭環境,太陽電腦目前正全力開發新的技術,以吸引更多客戶使用該公司的產品。該公司最新的產品SunFireV880已於去年10月份推出市面,這款配備雙處理器的UltraSparcSolaris系統,價錢為3萬美元。同時,該公司亦正擴張低端產品的生產線。麥克尼利表示,由於太陽電腦近期推出一系列新產品,該公司今年第2季可望轉虧為盈。
儘管太陽電腦經常公開聲稱Wintel不足以對該公司構成威脅,但事實上,太陽電腦高層過去兩年來一直就如何應付Wintel的挑戰展開討論。去年8月,有關方面更就此達成了結論──與Wintel硬拼只會損害太陽電腦的毛利,該公司今後開發的軟、硬件產品應該協助客戶在其資料中心更有效地處理不同的元件。
最近獲提升為太陽電腦軟件部主管的舒瓦茨(JonathanSchwartz)表示,該公司不會忽視英特爾的份量。在去年1月份,太陽電腦曾暗示可能不會再在其Solaris軟件中內置英特爾的晶片,結果客戶的抗拒反應令該公司大吃一驚。太陽電腦最終再次向英特爾的產品開啟方便大門。舒瓦茨認為,與其不斷在這個已經飽和的市場上爭取更多佔有率,倒不如全力進行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