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穿耳孔或在身體不同部位穿環已是近年的時興潮流,不過這些流行玩意卻潛伏感染肝炎的危機,嚴重者更可導致肝癌。據衞生福利局透露,每年約有四、五宗急性肝炎求診個案的患者染病前曾穿環。 記者:謝穎詩
衞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昨日回應立法會議員蔡素玉的提問時解釋,身體穿孔危害健康是由於使用未經消毒的儀器,或儀器受血液或體液污染所致。楊永強認為,穿孔或紋身屬於美容服務,並不算是一種醫療服務,所以未有計劃以發牌制度監管。
他又指出,不同行業都有提供穿孔服務,包括珠寶和飾物零售商,他認為提供服務的行業有責任確保他們的服務是符合衞生和安全。他表示,有小部份國家要求穿孔服務要向當地的衞生部門登記,但大部份國家均沒有發牌監管穿孔服務。楊永強亦提到,市民要關注自己的身體,政府無可能監察全部與健康有關的活動。
衞生署資料顯示,九九年及二○○○年每年有五宗乙型及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在潛伏期曾有穿孔的紀錄,而去年則有四宗。
家庭醫生關嘉美認為,若穿孔儀器不符衞生標準,穿孔人士便有機會染上肝炎。她認為穿孔應使用即用即棄的穿針以防感染。她指出,患乙型或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者會出現肝發大,並出現痛楚病徵;但很多時市民被傳染後卻沒有病徵,待十數年後才發現自己患肝癌。她指出,現時全球有百分之五人口屬乙型肝炎帶菌者,香港方面則有百分之八至十人口屬乙型肝炎帶菌者,即約六十萬人屬帶菌者。
她表示,市民若要穿耳又擔心市場店舖不合衞生的話,可以到醫務所要求醫生為他們進行穿孔服務,至於有關收費則由病人與醫生商議。
本港不少藝人更愛在身體不同部份穿環,例如穿臍環的原子鏸、穿乳環的MaggieQ,而已經穿上臍環的張文慈早前更稱,穿乳環後三日三夜流血不止,最終要求醫生除走乳環;台灣藝人范曉萱更穿舌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