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新大學新聞系講師 張家琪
電影「搖擺狗」(WagtheDog)描述美國總統以發動戰爭來掩飾自己的性醜聞,故事虛構,印象卻深刻。阿扁總統雖無性醜聞,也不需要發動戰爭來掩飾,但是阿扁就職總統兩年來,政績乏善可陳,相信他心裏有數。問題在於阿扁政績雖不好,民調滿意度卻不差,阿扁是怎麼做到的?相信「搖擺狗」轉移他人耳目的方式,阿扁應是學得維妙維肖。
我們可先瞧瞧這兩年來,阿扁有哪些政績?
在經濟上,去年交出了負成長成績,失業率節節升高,台灣全球競爭力,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評比,從18名退到24名。在政治上,搖搖擺擺,換閣揆和閣員有如走馬燈,政策始終欠明,自己說不兼民進黨主席,竟食言而肥,讓「全民政府」破功;尤其是,鬧出帳目不明的國安基金弊案和洩密案,搜索台灣《壹週刊》等傳媒,迫害新聞自由,使台灣國際形象受損。在外交上,因處理不當,喪失了上海APEC發聲的機會,對美國支持台灣加入WHO過度樂觀,結果連叩六次門,都不得其門而入(當然中共的打壓,也是重大原因)。在兩岸問題上,儘管釋出了善意,但仍原地踏步,大三通遙遙無期。在內政上,亂開社福支票,921震災重建,步伐緩慢;各種天災缺乏應變機制,教育改革也未見成效,犯罪率、自殺率不斷升高,治安大亮紅燈。
像上述政績,要在先進的民主國家,若是內閣制恐已發生倒閣;若是總統制,罷免案也許會再度提出。然而,阿扁總統不僅安然無恙,民調成績反而亮麗(譬如,台灣《中國時報》民調,阿扁的滿意度高達百分之五十八;政大社會科學學院民調也有百分之五十二)。到底是甚麼原因,會讓阿扁穩坐泰山?
這出自於一方面阿扁善於包裝自己,懂得政治行銷術(包括如何「隱惡揚善」、移人耳目的「搖擺狗」式技巧);另一方面是來自台灣特殊的「政治文化」使然。阿扁也確能善用台灣特殊的政治文化,為自己造勢。
台灣經濟衰退嗎?阿扁立即端出2008拼經濟計畫,描繪未來六年美麗的經濟大餅;台灣政治秩序混亂嗎?趕快發動「國會改造」,提出「單一選區兩票制」,大幅縮減立委名額的政策,並進行行政部門大瘦身。兩岸關係仍是僵局?「大膽」宣示,表示自己願以民進黨主席身份,正式訪大陸,也歡迎中共到大膽島喝茶,兩岸大三通,可委託民間團體進行。
阿扁端出的牛肉和口號,既亮麗又悅耳,對台灣大部份選民而言,怎不怦怦然?早把阿扁的「劣績」忘得九霄雲外。政治學告訴我們,迹近的狂熱政治文化,最易產生個人英雄主義,再加上省籍矛盾和統獨情結的催化,還有國親兩黨的不爭氣,阿扁的滿意度自然是居高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