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深圳不少物業,都以地鐵概念作宣傳賣點,但一直只聞樓梯響。直至近日,深圳地鐵工程正式動工,預期明年年底便會局部開通;基於地鐵這個利好因素的帶動,市場預期首先開通的一線及四線,其沿線物業將成為港人追捧的置業熱點。
最先通車的一線及四線,覆蓋面除了包括港人熱門置業的地區(羅湖及福田)以外,更伸延至南山區的華僑城,以及較遠的旅遊熱點——世界之窗。
對於香港人來說,交通方便的物業,不但抗跌力較強,升值及保值潛力,亦相對較大,故此本港地鐵沿線的物業,向來深受買家追捧。但同樣的道理放諸深圳,又是否行得通呢?
置業國際(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羅志聰說:「港人在深圳置業已成風氣,但置業地點的選擇,主要集中在福田及羅湖兩區。在地鐵概念帶動下,相信置業人士的地區選擇,會進一步擴大,當中以南山區(華僑城及世界之窗兩地段)最為受惠。」
地鐵工程對於華僑城及世界之窗地段的物業,刺激性大於福田及羅湖兩區,區內物業的價格,市場預期可有10至15%的升幅。
羅志聰表示:「華僑城地段的物業,現時呎價約為600餘元人民幣,地鐵通車之後,有可能上調至700餘元人民幣。」
羅志聰認為,初期,地鐵概念對外銷市場的帶動性較大,仍會集中於鄰近口岸的地鐵物業,如皇崗、國貿、羅湖、會展中心等站,較受投資者追捧,但地鐵開通以後,將會大大加快投資者對其他地區(如市中心、工貿區)的了解,有助擴大置業人士的地區選擇。
他指出:「地鐵沿線的工貿區(如車公廟站),憑藉入世的商機,區內物業的投資味道已經很濃,再加上地鐵站的效應,相信租盤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據悉,車公廟站附近的泰康軒,租金回報達8厘,預計地鐵通車以後,還會有上調的空間。
現時,由羅湖口岸經濱海大道到世界之窗,需時約為25分鐘,深圳地鐵開通以後,相信車程會更快。之不過,羅志聰亦指出,地鐵只是其中一個利好因素,價格的最終走勢,還須視乎區內的供應量。
羅志聰說:「地鐵概念在其他國內城市較難掌握,但深圳接近香港,與港人的價值模式相近,所以深圳地鐵沿線的物業前景大可看好。」不過,他預期內銷反應不會一下子熱起來,但地鐵開通之後,接受度會迅速加快。
事實上,深圳市每日新車的登記數字,為數以百計,對市內的道路,造成沉重的壓力,待市內地鐵通車後,將會有正面的影響力,故沿線物業會成為投資者追捧的目標。
羅志聰預期:「市內以地鐵概念掛名推銷的物業,會愈來愈多,但由於供應量亦多,深圳市內整體的樓價,2至3年內的升幅,估計平均有3至5%;個別新興地區(如南山區華僑城),預期有10至15%的增長。」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