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普爾降低多間本港大企業的評級,港股昨日借消息顯著下跌,恒指一度跌穿11700點,雖然尾市跌幅收窄,但收市仍失守10日平均線。雖然標準普爾今次的行動好像有點令投資者措手不及,但其實上周我已不停勸告投資者要留心不明朗因素,如果投資者提高戒備,相信今次不會有太大損失。
事實上,標準普爾今次的評級,有消息指在上周四已經發表,只是昨天才被誇大,再一次顯示出大戶的財技,在假升穿12000點阻力後,令投資者以為大市可望進一步向上時,便伺機慢慢獲利,然後再借一些利淡消息將大市推低。這種手法雖然在股票市場屢見不鮮,但投資者似乎很多時都仍會防不勝防。
上周五港股借中移動(941)收購母公司8省流動電話業務的消息炒上,但升勢並不健康,除中移動全日都維持不錯的升勢外,其餘藍籌股都有後勁不繼現象,其中地產股表現更為明顯,除長實(001)因有分拆消息支持而能不斷挑戰高位外,其餘地產股如新地(016)、恒地(012)等均在上周創出高位後,已有無力再上的感覺,其中恒地更有緩緩下跌之勢,明顯是一個訊號。
不過昨天大市下跌並非代表港股今次的升浪已經完結,只要大市仍能穩守11420點(即250日平均線的所在),港股仍處於大漲小回局面。大家小心分析標準普爾的報告,便會發覺港股昨日的跌勢明顯有點過份,或者是有心人借此消息推低大市,在低位吸納亦不足為奇。因為標準普爾預期本港樓價未來會平穩,或者會有輕微的升幅,但同時卻指供應過剩會影響發展商的毛利率,似乎這個觀點有些自相矛盾,因為如果供應出現過剩(即供過於求)的情況時,任何商品的價格都難以上升,這是基本的經濟理論,標普卻發表這樣一個觀點,再而指出這因素會影響地產商的財政穩定性,似乎有點說不通的現象,大市借此消息大跌二百多點,亦似乎有點反應過敏。
投資者如有留意昨天美電遠期的溢價,便會發現有進一步收窄的情況,反映有新資金正在流入本港市場,試問在這情況下,港股今次升浪又怎會輕言就此完結?只要恒指一日能守250日平均線,後市仍有機會上試12000點以上水平,但無可否認的是,如果本地基本因素不能改善,大市在12000點以上將會是沽壓重重。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