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除了對生化科技股及工業股有興趣外,燃氣股亦是另一類被市場炒得火熱的股份。一些市場分析更指出,燃氣股只是透過收購去壯大盈利,推高PE後,集資再收購,然後再集資,是科技泡沫的翻版。無可否認,近日一些燃氣股或剛變身成為燃氣股的股份炒味甚濃,但這個市場的發展潛力不可看輕。目前,國內天然氣佔總能源使用量的比例不足3%,遠低於發達國家的22%。而全國天然氣用戶則只有2000多萬戶,相對於全國12億人口所佔的比例仍很低。
天然氣是國內最便宜的燃料原料,加上環保及較煤的污染性遠低很多,因此,中國為加入世貿及成功申奧後需要達到國際水平,故大力鼓勵天然氣的使用。估計到2020年期間,國內天然氣使用量會由上年的270億立方米大幅上升到1000億立方米。以目前每立方米天然氣售價0.7至3元人民幣計,20年後國內天然氣市場可上升到1000億人民幣以上。
不少投資者都擔心現時的燃氣股收入過份依賴一次性的接駁費,無可否認,這些一次性收費在初期會大幅刺激股份的收入,但當管道接駁以後,燃氣公司還可每月收取使用費,可帶來穩定現金收益。當然這些股份亦有一定的風險,尤其管道鋪設涉及大量資本性開支,故進行集資是無可避免的。但最重要是留意股價所累積的升幅,是否已過度反映未來兩年的盈利增長,否則有下調的風險存在。 鄧聲興
網址: